把握“三度” 做好调查研究
■ 高德磊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迈入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领导干部更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迈开步、俯下身、沉下心,听民声、知民情、察民意,把群众面临的问题挖掘出来、把群众反映的意见收集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确保“调”出成果、“研”出实绩。“有的放矢”......[更多详细]
聚焦“三个年” | 党员干部要强“三力”转作风
■ 张飞洋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意义重大。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切实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发挥好干部队伍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有力作用。学为先,增强“专注力”。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作风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想要提升作风,......[更多详细]
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
■ 刘效廉广大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期广大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在勤学苦练中增强本领,在勇于担当中善于作......[更多详细]
青年干部要当好“三种角色”
■ 梁沛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语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作为青年干部,要坚定信念、紧跟党走,自觉树立起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履职尽责的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走出一条崭新的奋进路。敢于破冰,做解放思想的“开......[更多详细]
餐桌绽放“文明花”
通讯员 柯贤会在酒店吃饭,怎样点餐才能不浪费?怎样进餐,才会健康卫生?怎样处理,才算珍惜粮食?近日,笔者在安康中心城区多家餐饮店发现,伴随“文明餐桌”行动持续开展,餐饮店内文明氛围浓厚,适量点餐、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等餐桌文明已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在大桥路的天龙酒店门口......[更多详细]
“三学三有”提升理论水平
□ 彭召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党员干部要按照学用结合的要求,确保理论学习有广度、有氛围、有实效,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全面......[更多详细]
调查研究要坚持人民至上
□ 梅林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好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仍然是一切制敌取胜的法宝。调查研究要牢牢植根人民。调查研究是应对......[更多详细]
以奋进姿态比学赶超
二季度是全年工作抓推进、抓突破的关键阶段,对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领会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以清醒头脑看待差距、以优良作风凝聚共识、以奋进姿态比学赶超,全力以赴攻坚二季度、打好翻身仗,为实现“三个确保”奠定坚实基础,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更多详细]
向下扎根 向上成长
□ 陈元元“枝繁叶茂是你可以看见的,但是支撑枝繁叶茂的是它的根系,只有根扎得越深,扎得越牢,有朝一日,才可以绽放出一朵漂亮的花……”近期,一篇演讲《扎根》引起笔者的深思,基层青年干部如何才能深深扎根、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永葆“钻劲”,勤学善思。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更多详细]
在基层一线提高调查研究“三力”
□ 姚瑶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在基层一线中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脚力”“眼力”“脑力”,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实绩的“成效清单”。深入群众提高调查研究“脚力”。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年轻干部要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原......[更多详细]
调查研究要身入基层心到基层
□ 彭书梅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调研应突出一个“实”字。调查研究问题要真实、过程要真实、结果要真实,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辞海》对调查......[更多详细]
主题教育当修好 “四堂课”
□ 方沂蒙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多思多想、学深悟透,认真修好“四堂课”,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修好“信念课”,凝心铸魂补足精神之钙。俗话说思想松一寸,行动就散一尺,思想上的病变是最严重的病变,信仰上的滑......[更多详细]
调查研究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前提
□ 郑时根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将调查“准星”对准高质量发展的“靶心”,切实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性、实效性。做好......[更多详细]
做青春路上的“追光者”
□ 舒兆芳伟大的事业需要薪火相传,宏伟的目标需要代代奋斗。104年来,“五四”运动孕育的“发展、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谱写出“振兴中华”的青春赞歌。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肩负人民期待和时代重任,要以榜样为镜,拿稳“接力棒”,成为新时代青春路......[更多详细]
推进乡村振兴要抓好“三个关键”
□ 彭召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治理国家、提高“三农”地位、作用的根本举措和基本方针。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干部人才队伍、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根本,是制......[更多详细]
乡村比城市更需要阅读
近年来,教育系统积极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不断推动乡村地区儿童阅读事业稳步发展。在乡村学校,虽然阅读的硬件条件已日渐完善,但是专职管理人员不足、图书室利用率不高、图书无法与学生精确匹配等问题的困扰,导致很多乡村学校孩子无法进行有效阅读。此外,受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乡村孩子家庭教育薄弱,缺乏监管与陪伴,加之互联网的吸引力,让他们的阅读习惯难以养成。......[更多详细]
年轻党员干部要敢于突破自我
□ 彭召伍年轻党员朝气蓬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想法多、点子新、劲头足、精力旺,是建设强国、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年轻党员干部一定要在矛盾多、困难多、任务重的基层中去淬炼,在接受党、国家和人民的考验中增强本领、增长知识,在艰苦奋斗中实现自我突破。艰苦奋斗的是我们党的光荣传......[更多详细]
乡村振兴需要有“个性”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要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久久为功。在广大农村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现实面前,什么样的模式,可以将参差多态转化为共同富裕的炬火、持续变革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乡村振兴中有“个性”。......[更多详细]
奔赴希望的春天
社论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生机勃发的春天。3年前的这个季节,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康考察调研,上茶山、进社区、访农户、入学校,寄予安康深情牵挂、殷殷嘱托、美好祝福。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为安康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人民领袖的浓浓关怀、温暖祝福,让秦巴儿女......[更多详细]
一叶兴业 一叶富民
作为安康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样板产业,富硒茶产业在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彰显了独特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生态富民的强市产业。......[更多详细]
守护全民健康 共享幸福安康
医疗卫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防线,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近年来,我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可及性显著提高。......[更多详细]
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
□ 彭召伍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是这个伟大时代的最悦耳、最动听的音符。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学习劳模精神,从劳模身上汲取力量,凝聚智慧,创造价值,让劳模精神在历久弥新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发扬劳模精神,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始终把......[更多详细]
“拔节孕穗”正当时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对广大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于价值观养成至关重要。同时,健康的体魄、勇敢的意志、乐观的态度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更多详细]
年轻干部:力做“三不沾” 奋力“勇向前”
□ 刘成军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锋队和生力军,要加强斗争历练,敢于较真碰硬地“亮剑”,严格要求,自励自省,力求做到“不沾人”“不沾利”“不沾名”。求真务实“不沾人”。年轻干部要在工作中要加倍“沾人”,在工作以外则“不沾人”。不能刚参......[更多详细]
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大有可为
记者 郑运祥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的培养,而技术的培养离不开一线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融合,产教融合就是关键路径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站在新的......[更多详细]
共 2660 条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安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