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耿介的钟叔河
2023-12-29  来源:本站原创

胡忠伟jLP安康新闻网

著名编辑、学者、散文作家钟叔河先生今年93岁了,仍然在读书、写文章、做事。虽然偏瘫限制了他的自由,但他的头脑一直活跃着、思考着,与这个世界同步。jLP安康新闻网

先生早年备尝世味之难,只受过6年的学校教育。7岁时为避战乱,父亲将他送回平江老家。在那个小山村里,由于没有师辈的督责,也少有同龄的玩伴,他得以自由自在地读了许多书,也养成了他独立思考的个性。高中毕业后考进新湖南报社,上世纪50年代受到冲击,失去工作。在洣江农场,劳动之余,他还是读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大量的书籍。因此,钟叔河虽未读过大学,但他的知识储备并不比科班出身的人差,加上他善于思考,他的学识水平胜于同时代人不知几许。jLP安康新闻网

改革开放之后,他选择进了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编辑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曾国藩全集》《周作人散文全集》,掀起出版界的“头脑风暴”,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巨大震动,影响了一代人。jLP安康新闻网

钟叔河做事认真,坚持原则,有底线,敢抗争,显示了他耿介不阿的个性特征。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岳麓书社担任总编辑,手里有了出版大权。某地一位领导指派秘书来说,想出版个人的一本书,被他拒绝了。领导又给他打来电话,他一口回绝道:“岳麓书社只出古人和逝去之人的书,您的诗写得再好,我也不能出。”jLP安康新闻网

1989年,钟叔河先生被“改选”掉总编辑职务。对此,先生并不介意。多年后,出版人、辽教社前总编俞晓群去职,钟先生在给他的赠书《旧锻坊题题题·钟叔河卷》题跋中写道:“俞晓群君任职辽教社时,曾邀约撰写‘载道以外的文字’,颇服其识见,以为非一般出版人可比。如能放手让其主持一出版社,再干十年八年,于图书事业必大有益。可惜这只是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希望罢了,唉!”真是惺惺相惜啊,这何尝不是先生对自己早早“落选”出版社总编一职的私房话呢。如果能多给钟叔河几年时间,他编辑的《走向世界丛书》后续65种,也不至于搁置20多年、拖到2017年才出版。jLP安康新闻网

还有一件事颇值得一说。2011年,他的书稿《小西门集》就因为附录了当年他写的“要思想的四十八条,”被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出版社拒绝,要求删除“四十八条”后出版,钟先生说:“不删,宁可不出。”其实,先生当年写的所谓“四十八条”,放在当时和今天来看,都没有任何错误和问题,只不过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对民族的思考罢了。他就是这样,硬是不删改、不与出版社妥协,最终,这本书还是回到岳麓,一字不改地出版了。jLP安康新闻网

2000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曾组织出版过《文艺湘军百家文库》,其中在“散文方阵”有钟叔河的一部。书出版后,钟先生对书名、版式、封面和装帧都不满意,于是他将出版社的赠书和自己买来的200本新书,撤掉序跋,重新制作封面,换上《偶然集》的书名,用以赠送亲朋好友。2017年在给保姆小谢的《题自制〈偶然集〉复印本》中,先生写道:“《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散文方阵·钟叔河卷》,书名太长太累赘,总序总跋尤为我所不喜,遂将新书百册扯去序跋,改制封面曰《偶然集》,用以赠人,早罄尽矣。小谢复印成此一部,所谓‘虽无老成尚有典型’者非耶”。jLP安康新闻网

2022年底,钟先生接受文化学者许知远《十三邀》访谈时说过,“我绝不说一句我不想说的话。”当然,他也不会干一件他不想干的事。jLP安康新闻网

这就是钟叔河先生,这使人想起他在上世纪50年代被开除公职后给妻子说过的话:“饭还是要吃的,书还是要读的,要我们死,是不得死的。”jLP安康新闻网

他,就是这样,一位耿介不阿的先生。 jLP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