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俊 赵漪湉
一支支活跃一线的志愿队伍,一次次如沐春风的暖心服务,一桩桩滋润心田的惠民实事……岚皋各级党组织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环境和谐安宁、居民怡然自乐,这样的幸福光景正在逐渐遍布于岚皋各地。
近年来,岚皋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支部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把党员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积极创新理念方法,整合人才资源技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树立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岚皋样板”,努力争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的县域典范。
“三张清单”填补居民“幸福账单”
天气晴好,在城关镇号房湾社区龙安佳苑小区的家风小广场上,居民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话家常,有牵着孩子悠闲踱步的老人,也有居民正在社区新安装的健身器材上锻炼。
“我是2019年从四季镇搬到龙安佳苑小区的,我和我老伴感觉住在这里挺舒服,免费理发、家政服务和一些爱心行动确实没话说。”正在锻炼的小区居民张学进说。张学进已经65岁,和老伴、孙子3人一起生活,虽然是易地搬迁的外来户,可因为有一群时常关心慰问的温暖好邻居,他的生活融入很顺利。
广受居民好评的健身器材,就是社区实施“项目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三单机制的成果之一。
岚皋县紧扣社区治理涉及面广、服务人口多,社区党组织职权有限、协调能力不足的矛盾,协同95个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与7个社区实施三单机制,推动人力、物力、统筹力向社区集中,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3年伊始,号房湾社区联合15个驻区单位,根据社区实际罗列需求清单19条,驻区单位根据可供社区使用的场地、人力、物资等资源列出技能培训、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10余项;通过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商讨,制定项目清单,逐条推进落实。同时按照“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要求,辖区282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备案,完成认领项目清单的同时,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在制定需求清单之前,社区充分利用拉家常、议事会、上门沟通等工作机制,充分征询民声民意,参考居民意见,合力破解小区改造难题。
在居民陈复玲提出小区健身不方便这一需求后,县住建局认领了这一“小心愿”,投资3万余元为小区装好了健身器材。除此之外,花圃加装护栏、延长晾晒杆、建立“家长学校”等清单上的项目也正在逐一落实完善。
号房湾社区常住人口12500余人,其中老年人口比例较大。针对社区留守老人儿童多、家政服务难、文化活动少等问题,社区志愿服务站全力以赴给居民们提供就近就便的“一揽子”服务:每月免费理发、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文艺演出……
面对社区内很多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教育欠缺,需要加以引导的情况,“家长学校”志愿老师会定期上门走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等情况,便于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各支志愿服务队把关心落在细微行动处,赢得了居民们的声声赞许。“我们的愿望能实现,想法受尊重,我们住得更舒服,也很幸福。”居民郑运宏笑着说。
“头雁竞飞”带领村民“群雁齐飞”
臂挽蓬莱岛、面朝岚河水,青山绿水间的佐龙镇马宗村屋舍俨然、村落毗连。湖水绕山三面成岛,岛在湖中,一座悬挂着三色风车的观景吊桥贯穿湖面,微风拂过,呼啦轻响。
漫步马宗村道中,精心打造的景观小品别具一格,复古小卖部、农耕文化博古墙、桂花音乐广场等打卡点令人目不暇接。来到民宿金马阁,只见一棵古银杏金黄满树,与改造后黑瓦黄墙的乡间小院相映成趣。
据民宿负责人王忠介绍,这是他经村党支部牵线,接手改造的一处闲置老院子,将其打造成了600多平方米的田园风格农家乐。自2023年5月份开始营业后,每逢周末能接待60至80位游客,下一步他还有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的想法。
马宗村按照“后院变庭院、民居变民宿、村庄变景点”的思路,新建民宿、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采取原址提升改造的方式,打造乡村建设样板区。民宿不远处,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轰鸣作响,目前项目房屋改造进度达到80%,后续建设预计5年内完成。
马宗村是移民村,一开始村民们都有各自的想法,不愿意参与到蓬莱岛旅游景区建设中来,发展难以形成合力。为有效整合村集体资源,该村按照“闲置土地流转到村,由村集体统一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再托管”思路,带动村民齐力参与。
“刚开始确实遇到了困难,我们发动党支部素质较高的党员为村民宣传政策,带头承包民宿,最终村民看到村里发生的巨大改变,观念也得到转变,现在参与积极性也很高。”马宗村村支书张泽伍说。
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为项目建设施工队牵线搭桥介绍工人,让村民到施工队就近务工,把工作岗位送到了村民家中,务工村民实现人均年增收3至4万元。
支部带头、党员就会紧跟,见到了实惠、老百姓才会买账。岚皋鼓励村“两委”成员以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发展模式为突破口,立足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等,做到一村一策、因村制宜,积极带领村民创新增收路径。
围绕着“遇见蓬莱乡村民宿项目”的实施,以“春有茶、夏有岛、秋有山、冬有景”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正在逐步完善。在支部引领下,目前马宗村村民已开办农家乐、民宿3家,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加入致富队伍。村集体强起来了,村党组织干事创业热情更加浓烈,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大家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朝盼夕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感谢你对我们县妇联的信任。我比你们大,就是你们的大姐,有什么事就给我说。”到访陈姐工作室的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听到工作室负责人陈英饱含关切的语言,在她亲和的笑脸中放下芥蒂、化解心结。
陈英是老党员,现担任岚皋县妇联“和美家妇儿驿站”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将满8年,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依法依规为民解忧。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她动脑筋、讲方法,总结出虚心学习、耐心倾听、细心溯源、公心调解、爱心回访“五心”工作法,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知心姐姐”。
在成为金牌调解员之前,陈英是一位基层妇联主席。“每一位基层妇联干部的选树都很重要,她们要政治素质过硬、热爱妇女事业,又要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带动一片。”岚皋县妇联主席徐佳表示。
提升基层妇联干部的履职能力,助力她们逐渐成长为巾帼“领头雁”。妇联执委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基层治理中贡献“她”智慧、彰显“她”担当。
岚皋红娘志愿服务队就是由43名有热情有经验的妇联主席组成,按照有队伍、有要求、有重点、有奖励的方式,引导大龄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开展“一对一”的红娘服务,截至目前开展相亲活动14场次,参与人数达200人,有意愿相处的32对,35岁以上大龄青年结婚4对。
志愿服务队成员胡义珍说:“农村的单身青年多,如果能牵线成功,我们大家都会感到很高兴,我做红娘内心很有成就感。再加上我是党员,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
岚皋共有136名基层妇联主席,2403名妇联执委,县妇联重点培育党员模范带头人,按县有妇儿驿站、行业协会有执委工作室、镇村有巾帼特邀调解员的方式,突出妇女在家庭教育、移风易俗、前端调解等方面优势,引领发挥更多女性自身优势助力社会治理传播。
通过打造“朝盼夕念”帮扶模式,多方募集成立“朝盼夕念”暖心基金,岚皋县妇联全方位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进行资金救助和常态化健康、法律、心理疏导援助。目前募集“朝盼夕念”暖心基金36万元,筹集慰问物资80余万元,救助困难、被侵权妇女儿童100余人。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通过积极探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岚皋构建起了以红色党建为纽带的组织网、共治网、服务网,党的组织力、引领力、凝聚力不断凸显,形成了党员引领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下一步,岚皋将坚持实践破题,在路径方向上对标对表,在治理创新上利民惠民,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岚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