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健
去年年底,省级教学能手、省级学科带头人王娅莉作出决定: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调到农村学校去。
今年3月6日,她离开安康高新第一初级中学,走进恒口示范(试验)区大同初级中学。
转行,从教学新手成省级学科带头人
1977年出生于平利县老县镇的王娅莉,1995年从安康农校毕业,分配到当地乡政府,成了一名乡镇干部。这份工作王娅莉干得却不开心,因为在她的心里早就种下了一粒种子,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用自己的所学教好更多的孩子、帮助更多的家庭。
1996年撤乡并镇时,鼓励年轻干部转行。王娅莉抓住这一机遇,申请并被批准转到教育行业,成了女娲山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圆了她的教师梦。
“刚到学校,我就是一个新手,和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相比,不具优势,既没有学过相关专业,还从事过行政工作,实在不知道课该怎样备、学生该怎样教。”谈起刚入行的经历王娅莉说。面对这一现状,天生不服输的王娅莉便从认真研究教材开始,积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并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听课,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年轻的王娅莉就在同批人中脱颖而出,被调到了条件相对较好的集镇所在地老县小学任教。
到了老县小学,王娅莉依然不忘提升自己,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充电。她也认识到了自身学历不高的短板,参加了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她开始注重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类赛教。2004年,在参加安康市小学语文赛教活动中,获得了市级教学能手。2006年,平利县初中教师招考,王娅莉凭借出色的教学方法,以语文组讲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老县中学,成了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在老县中学的8年里,王娅莉身兼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广播室负责人、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为了尽快熟悉初中教材,第一年带初一,她边做家务边背课文,硬是把初中语文课本上所有古诗文背了个滚瓜烂熟。2009年,又用仅有的7000元补发工资报考了心理咨询师。同时,她利用周末时间家访、组织“春草”文学社、开始尝试做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几百个留守儿童心理案例,几十万字的教学反思、家访手记,为她后期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由于她平时爱读书、喜钻研、爱思考,在2013年的赛教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省级教学能手,并于2018年被评为省级学科带头人、2023年取得了中学教师高级职称,真正成了一名学生喜欢、同行认可的专家型教师。
进城,心里始终放不下山区留守儿童
在获得省级教学能手后,王娅莉依然扎根在农村,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直到2014年因孩子进城上高中需要照顾,她才不得不离开农村学校的讲台,进入地处中心城区的安康高新国际中学任教。在进城工作10年时间里,她先后担任高新中学教科室副主任、高新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新教体局新教育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虽然岗位在变化,可她始终放心不下农村留守儿童,依然操心农村青年教师成长。
2014年,始终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王娅莉,进入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安康达德书院学习,开始带领志愿者团队组织公益读书会。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并解决助学资金问题,2015年深圳宝安中学(集团)校长袁卫星来安康作讲座时,王娅莉在他的帮助下筹集资金60余万元,通过曾经的同事、老县中学的余霞老师为500余名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孩子送去了助学款。为了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从2014年开始,她和志愿者团队多次走进紫阳、旬阳、平利、石泉、汉滨、恒口等县(市区)农村,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女童保护讲座,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王娅莉看来,孩子的问题不仅和家庭有关,也和老师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有关。为了帮助年轻教师成长,王娅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周末时间写了大量关于家庭教育、学生阅读和教师成长的文章。2018年,在原《安康日报》主编刘云的邀请下,在《科教周刊》开设了“我的教育诗”写作专栏。2022年,她把以前写作的教学叙事文章集结成《教师笔记》出版,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感悟以书籍的形式传递给了年轻教师。同年还申报了安康市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只此青绿》散文集获得奖励,目前该书即将出版。
2014年,王娅莉受聘为安康学院国培讲师和安康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承担着各类教师培训讲座和读书推广活动。10年时间里,她先后走进紫阳、平利、汉阴、石泉、汉滨、高新、岚皋等地,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活动,并在陕西师范大学、成都名师汇、宝鸡第一初级中学、西安未央初级中学、安康学院、安康中学高新分校、安康中学初中部等学校举办讲座,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传播开来。组织并开展了100余次传统文化读书会,培养了多名乡村教师,有的已经成了省、市级教学能手,有的成为省、市作家协会会员。
返乡,比在城里带几届学生更有意义
调入大同初中后,王娅莉被任命为副校长,分管教研,并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师。再次返回农村,王娅莉觉得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可以在提高农村孩子语文素养的同时,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成长。
一进学校,王娅莉就坚持每天上公开课,邀请学校的语文老师和年轻教师走进她的课堂。恒口示范区教育局还专门发文,要求每天有两名其他学校的教师走进她的课堂听课,学习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月26日一大早,就有两名来自山区的语文老师等在了教室门口,本来要讲练习的王娅莉,看到老师们这么远来听课,立即改变了教学计划,讲了一节作文课。上完课后,学生和老师都很激动,都没想到作文课还能这样上,前来听课的两名老师还向她索要了课件。“王老师的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和学生平等交流中让学生研究和探索,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而且她的知识储备量很大,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般信手拈来,对我触动很大。我今年虽然50多岁了,还得向她学习,提高教学能力,让更多学生更加喜欢我的课堂。”有着35年教龄的大同初中语文老师李永恩在听完课后激动地说。
在教学的同时,王娅莉注重带动年经教师读书和教研。她到学校报到时,车后备箱就装满了书籍,一到学校就倡导年轻教师读书。并告诉年轻教师有任何教学上的问题都可以来找她,以便共同研究、共同解决、共同进步。并积极申报“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科研项目,希望带动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参与科研。
在得知语文老师韩笑、王贵英和物理老师单东冬正在准备赛教后,王娅莉便把自己的赛教经验分享给了他们,为她们提供参考书籍,指导她们制作课件,并走进她们的课堂听课,全方位进行现场指导。“通过王老师的指导,我知道了课程设置要从小处入手,由浅入深、慢慢挖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和学生的平等对话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有了她的指导,相信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会更快、更好。”采访中韩笑说。
“返乡来到大同初中的20多天里,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满足,觉得这个决定做对了。”采访结束时王娅莉说,“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带到农村学校,并且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觉得比在城里学校带上几届学生更有意义。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同行者,和我一起改变农村教育生态,让更多的家长对农村教育有信心,对农村教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