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飒 王霄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在因地制宜,善于强优势、补短板,找准乡村振兴“切入点”。今年以来,汉阴县铁佛寺镇以“千万工程”为抓手,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寻找产业发展“金钥匙”,打造出山水交融、产业兴旺、宜居宜游的和美乡村新样板。
发展特色产业强根基
蚕桑产业缺场地、设备、技术一直是山区产业发展的痛处,铁佛寺镇四合村的蚕桑产业虽然历史悠久,但在过去,由于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以及产量不高,导致其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为村集体创造的收益也极为有限,有时甚至难以覆盖成本。
铁佛寺镇
近年来,铁佛寺镇党委、政府坚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着力把乡村发展的“差异点”塑造成产业发展优势。确定了合作社托管、大户承包、农户散养相结合的蚕桑产业发展模式。四合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上村两委班子及相关帮扶单位通力协作。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流转农户自留地、整合“三个一”产业、争取苏陕协作专项资金等方式,建成规模化桑园600亩、标准化蚕室4处,购置蚕具300套,可满足单季养蚕200张。
四合村合作社更是率先尝试大户承包,即养蚕大户有偿租赁合作社提供的蚕室、蚕具和桑叶,并额外支付一定金额的承包费,在此基础上自负盈亏。该模式的试点,不仅为合作社创造了稳定利润,更调动了大户养蚕的积极性。去年,四合村蚕茧销售额突破100万元,综合产值200余万元,实现了合作社、承包大户和入股农户三方共赢的目标。
做大优势品牌显效益
特色就是卖点,发展乡村产业,关键在于把“土特产”3个字琢磨透,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该镇着力打造高品质、好口碑的“金字招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宽增值空间,带给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镇佛寺镇党委、政府通过打造蚕桑全产业链,成功吸引返乡创业人士许安全,创立了汉阴县佳乡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不仅在全县率先建立了蚕丝被加工厂,而且已经顺利投产,实现了对当地蚕茧的就地收购和加工,显著提升了蚕桑产业的附加值和产业链的完整性。四合村的蚕农因此获得了更便捷的销售渠道和更优的价格,使得蚕桑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目前,佳乡源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年产蚕丝被超过一万床,年产值达到800余万元。公司的发展不仅为200多户蚕农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周边农民的增收和经济发展。此外,佳乡源公司的“锦汉”牌蚕丝被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出,标志着铁佛寺镇的蚕丝制品首次进入国际视野,展现其产品优质的竞争力。
完善蚕桑链条富乡亲
促进乡村振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向产业发展的深度广度进军,延伸产业链,扩大覆盖面。铁佛寺镇按照“抓党建、强组织、延链条、兴产业、促振兴”的思路,建立“蚕桑产业+人才回引+集体经济+助农增收”的“1+N”产业联动机制,创新建立蚕桑产业链党委,助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养蚕室
四合村发展蚕桑产业以来,定期组织开展桑园锄草修枝、育蚕孵化及病虫害防治、蚕室清洁消毒,实现精细化管护。开发设立了桑园管护、桑叶采摘、蚕室管理、幼蚕饲养、蚕茧上下架等多个就业岗位,解决农民就业难等问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看到四合村产业如此欣欣向荣,双喜村党支部、高峰村党支部与四合村党支部迅速结成对子,形成结对帮扶村,共同进行蚕桑养殖。通过加强人才聚集、资金聚集、技术聚集,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全镇蚕桑产业实现桑叶统一调配、用工统一分配、技术统一指导、小蚕统一共育、蚕茧统一收购。去年,全镇养蚕647张,蚕茧产量超5万斤,综合产值突破500万元。
共建美丽乡村促振兴
“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今年以来,铁佛寺镇以“扫干净、摆整齐、拆违建、除残旧”为着力点,在汉铜路、鹿东路、村组主干道、村部周边、居民安置点等重点部位,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四合村以改善村容村貌为抓手,聚焦镇村干道及周边重点区域“脏乱差”、门前屋后“三堆六乱”等问题,按照“镇级主导、村级负责、干群联动”的原则,积极组织村“四支队伍”人员力量、机械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处置残垣断壁、违建、“三堆六乱”等问题60余处,乡村颜值持续靓化。同时充分发挥帮扶干部、网格员、村组小组长等人员的作用,结合入户“大排查、大走访”、村组院落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持续引导群众养成扫干净、摆整齐的良好习惯,凝聚形成人人爱护环境的思想共识。
四合村只是铁佛寺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一个缩影,铁佛寺镇从大局着手,立足资源禀赋和乡村文化“底色”,坚持美丽经济、美丽生态、美好生活的“三美融合”理念,推进产业兴旺,培树乡风文明,全力建设产业兴旺、宜居宜业、彰显特色的和美乡村。下一步,铁佛寺镇将继续全面、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大力提升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