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询
墨子说,国有七患,而“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是其一。国家(君)所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贤者又不被信任,这当然是非常糟糕危险的事。侫臣祸国,古今中外,事例频仍。
凡忠诚者,其信念必坚,操守必执。
信念产生的基础,当与其历史时代人与人的生存关系相关联,而生存关系是由当时的生活客观因素所决定。这些客观因素包括:人民之间、人民与地方管理者之间、地方管理者与中央国家之间的信用、信任、信誉、公共利益分配的认可程度。
如果信任危机发生在个体之间,是“癣疥”之疾,那么普遍产生心理防备,则是信任“疫情”了。在这样的信任重灾之下,物质的富有并不能保证团结的认同。儒家讲仁义,但仁与义历来是双向的。当一方毫无信用,更无信念,还要与之大讲仁义,那就是愚蠢。
长篇历史小说《西域英雄传》(以下简称《西》)在着力塑造历史英雄人物的同时,同时也在对信念和信用关系的一种端正。
信念的确立是对自我的自觉约束
首先,弄清几个概念。
“人民”的称呼,我国古已有之。除了士大夫阶层,还有“百姓”“老百姓”“草民”的称谓,“普通百姓”至今沿用。其实“人民”,就是指各民族结合起来的国家全体社会成员。所以,“人民”是一种泛指。
归属到每个个人,每人都有国家赋予的各种权利,如生命保障、财产保全、安全保证等,享受主权的个体,是谓“公民”。
公民的义务,必须服从国家法律制度,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国家创造财富,奉献自己的精力智力,接受公共任务,保卫国家的安全等。公民服务优秀者,便是信念坚定者。
以功绩得名,国家嘉许,百姓仰慕。其功勋巨大,足以影响历史的英雄人物,当为后人所铭记。
张骞是其一。
对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这一信念的坚定,张骞做得最为坚决彻底。张骞是在什么时候确立的这一信念,先看第十回P110页中关于张骞心理活动的描写:
……
这里不说库录走上了不归路,却说张骞虽在营中当值,心中却放不下库录。眼下这副选官似乎无事可干,可他不得不时时思虑。一天,他突然有个想法,何不让库录进入使节队。这样,使节队将来的行程会减去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库录虽是匈奴武士,但其对朋友的忠诚,憨直的性格,却非常人可比。
这段心理描写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从心理学分析,至少告诉这样几种信息:其一,张骞已经认定,作为目前的使节队副选官,将来出使西域时,他肯定是其重要成员;其二,虽然现在他被汉武帝命为郎官,但这种职衔流动性很大,随时都会发生变动,按他兼职副选官的下一步走向,接受钦命随队西征是其必然;其三,既然两方面的趋向一样,那么对于这样的使命,现在就得立下坚持到底的信念;其四,要使信念实现,就得作好准备,而最根本的准备,就是人才的遴选,其中的向导人选,极为关键。
围绕即将发生的事情思考解决办法,这种信息梳理的过程,便是思维约束。自觉地提前将思维作一框定,是高智能的慧心使然。作品中夏宏、任扶,包括李广都没有这种约束(框定)性思维现象,这是笔者用心所在。
在张骞,这种自觉的思维约束,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信息处理结论。但这种下意识,它的建构基础,是其宽广的胸襟和他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
因为有此一念,也才有后来堂邑父的出现,有大侠李中壮的入职(虽然后来因伤中途回国)。
而第十三回P156页的一段文字说明,又交代了张骞为完成这一信念,自觉作出的行为约束。“之前的年关,按照律令,张骞有半月探望家母与周月英成婚时日……”由于诸种原因,他放弃了回乡时机。
第四十五回“牛潭谷拒情五公主”,则描写了张骞约束个人感情的过程。面对男女之情,一般人极难做到“见色自稳”,难以料想的后果会使信念崩溃。张骞因此止步,表现出他非凡的自控能力。
“甘当马儿”的侮辱,狱中令人窒息的孤独,井下至暗的劳作,凡此种种,无不考验着张骞自我约束的意志。
信念不可分割也不可转移
当某一国民或某一国民团体接受国家(君主)授命时,从那一刻起,他的义务行为就变成了契约关系,并因此形成共同信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一方为其提供必需的保障条件,从精神的、物质的,到使命完成后所作的奖掖承诺;另一方则须确保完成使命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建立坚强的信念,自行筛选行为方法,自主选择时机、路线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予以实施。如是团体,国家将确定契约责任人,并由该责任人组成团体核心。为表达完成使命的信念和决心,在中国古代多以军令状的形式出现。
在这部作品中,张骞没向汉武帝立下军令状,却以责任书的形式作了表达。这责任书便是正使皇考答辩中的誓言(P132页)。使节队的主要任务是“聚友邦而结朋国,以分其(匈奴)势而削其力,使北匈釜底无可燃之薪,已之势有瓴甋玙璠之丰。”以及“扬大汉之国威,宣大汉之文明”。为坚定信念,完成这一伟大使命,将“立坚韧不拔之志,致皇命得竞,伐交如酣。”
相对于朝廷,使节队属于直接隶属,具体向皇帝刘彻负责,因此信念的确立,是由两方面构成:皇帝代表朝廷的公共意志,张骞代表使节队的团体意志。刘彻是信念的原点,张骞是信念的支点,不可分割亦不可转移。原点的力量是信任,支点的力量是忠诚,双方均以信念为保障。
然而在古代非信息时代,危机和谣言如两把利刃,随时都在对信念进行着剥削。在原点的信念与支点的信念并不对等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误判。打个比方,信念如一颗珍珠,刘彻将珍珠付与张骞之后,手中只留下珍珠的信息,而这信息的外边,全被等待、期望所包裹,一旦期望受损,作为公共意志的信念便会流失。
作品中,有两处对此作了描写。
一处见于第三十九回P572—574页。当刘彻得知使节队遭到覆灭、张骞被俘为奴的消息后,极为震怒,要重处张骞家人,独有李广站出,为张骞答辩:
“臣察张骞此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其留命之举,定是另有隐情。以刚才匈奴细作所言,张骞尚有余部散落匈奴各地,张骞知之,故留命待机,再行完成吾皇之使命,请陛下能于体察。死节,易事。而以坚毅忍辱图存,以求再起,难!”
李广可谓是了解张骞人格的知音,如果他畏于帝威不站出来说话,他也就不是李广。然而汉武帝不是李广,作为站在公共意志顶端的皇帝,一旦将信念回收,信念的完整性就全部交付给了责任人,所以仍坚持着自己的认定:
“此乃尔之妄猜。堂堂大汉正使,却成敌国奴隶,大汉国体何在?朕之脸面何在?朕让他从全国遴选精英人士,又给了他那么多财物,却弄成这样,不予惩处,如何以儆效尤?传旨,将张骞家人收监,所有财产予以籍没!”
另一处见于P1506页《张骞、堂邑父后续简述》。张骞、堂邑父九死一生回国,却被皇家监营囚禁,受到无中生有的审查,直到一年多后楼兰王子阿发里、精绝国王廓尔汗和大宛国正使帕卡来长安访问,才真相大白,刘彻方知张骞的卓异贡献,重新予以任用。
再说张骞,虽然手持信念这颗珍珠,珍珠却被忧伤、艰危和死亡所包裹,希望的光线飘忽不定。尤其在走出乱石滩见到小月氏之后,使节队面临信念转移的严重分歧,有队员主张就此寻路返回,理由是见到小月氏,也说得过去,若非张骞意志坚定,凿空之旅也就半途而废,也就没有了历史绝唱。
丰富的内在决定信念的韧性维度
丰富的内在,概念有些模糊。内在是什么?没有具象可以描述。内在达到多大含量才叫丰富,也无从评说。相对于外在,有物象可作具体鉴别,譬如一栋楼、一座桥,可以直观。
可是面对复杂的人类社会,精神世界远比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作为虚像存在的内在,时时刻刻需要去认识、去把握、去对待。这就是那些哲学大师为什么受到尊崇的原因。
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内在的含义也不难归纳。应该说,知识、见识、胆识当属其类。当这三者的含量超过众人,并在外在行为中有突出表现时,可称其为内在丰富。
注意,这里所指的内在并非是抽象概念,而是通过外在形式予以表现的。《西》这部作品中在刻画人物中,就贯彻了这一做法。
我们对内在这一概念,再作剖析。
关于知识,或者说学识,法国哲学家卢梭有这样一种论述:“人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但却最不完善”。在他看来,“认识自己”的深奥与重要程度远胜于道德家们的理论。因为不认识人类自身,就无法认识人类竞争的不平等关系,无法分清人的本性与环境、生存和进步加诸于人的变化。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自以为是的情感与狂热,理智成为畸形的对立。
在《西》这部作品中,特别在使节队里,除了张骞受过系统教育,夏宏、任扶也应该算上,还有孙治瑾可以算一个。沙里修懂古文字,被俘后变节被杀,可以不论。其他诸人文化程度欠差,却不能说他们没知识。反倒是他们的专长让别人学到不少知识,作为正使的张骞,就受益多多。单是关于狼性的知识,大家就受教于堂邑父。作为使节队中的每一分子,都应该互相体谅、互相帮扶,坚定西征的信念。
从哲学的角度辩证问题,人的知识来源不仅在教育,更在对人性、对万事万物的观察总结。《西》这部作品因为塑造人物情节的需要,牵涉到的知识面十分广泛,这也是笔者缘何准备了数十年才敢下笔的原因。知识不仅在诗云子曰加减乘除,更在人世间的万般状况。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教育对传播知识的重要,只是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学校的制式教育,社会性的公共教育和自悟性的慧心教育,更是终身要务。学而不罔,是其大道。
阅读整部作品,读者不难发现,在使节队内部,尽管各自性格不同,但相互之间都很真诚。张骞的关心体贴,都是只做不说,尤其在荒村(第十八回),他为队友熬药、阻止李石头下井等一系列细节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在托力鲁草原对奇风异俗的应对,以及与各类人物的相处模式,如何保持西行的信念,都有大量的描写。仅是那一次轴婚的经历,就让人长了见识。
在哲学概念中,人有自然的感情和需要的感情之分。实际上,对任何人都无差别对待,这样的人的心中是混沌的,他不知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有是非观念的人,表现出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对亲人朋友必须真诚时他真诚,对心怀敌(歹)意有不规之举的人,心怀戒备是其必然。在这部作品中,张骞对草原匪托力达、秦自乐对河督府、堂邑父对英风客栈胖老二等,皆一律地气势凛凛,手不容情。
胆识,是胆量、能力、见识的集合,但关键在胆量。人的胆识的进步,决定着人生的历程究竟能走多远。而进步的程度如何,要看他的天赋、兴趣、需要、才能、热情、机遇,以及情绪自控能力。这方面,教育只是微弱的外力。只要不受干扰,自主维护和支配自己的体力与自由,并能约束自己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胆识自会走高。
在《西》这部作品中,除了张骞等人有非同寻常的胆识之外,最为典型的人物是由天际,他的胆识的形成在军营。他是孤儿,由夏宏抚养,因为淘气,放在军营,在军营他又不是战士,所以由着性子自行模仿争战武艺,成为限量版的调皮蛋,有胆气、有智谋。
为了突出描写由天际的胆识,着笔的文字量比重较大,并在第七十七回专门写了他在呙国智除蟒灾的神勇表现。
由天际的胆气,早在他十五岁独人独骑追赶使节队时,便予以了铺垫式描写(第十六回)。更早的,是他在使节队员选拔应试前后的表现,就已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所要揭示的是,信念的维度决定于一个人(团体核心)内在的厚度,而内在的厚度不仅在于知识和见识,更在于胆识。没有胆气,一切都是白扯。谁见过心理怯懦者能干成大事的?没有!
信念可以对抗所有的古怪
信念属于勇敢的人,勇敢的人必定意志坚定,毅力非凡,勇敢而又机智,信念便可以对抗所有的古怪。
拿破仑曾经这样评价他认为最勇敢的人:假如某些人想成就其勇气、美德和快乐,公然的敌人是不可缺少的。
这意思很明白,检验一个人是否勇敢,就给他树立一个对立面,或者说难以解决的难题、难以完成的任务。
对于想主宰自己的命运而又不得要领的人来说,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和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他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如果你没有,你痛苦,活该!
《西》这部小说,从文字正面上看,是讴歌了以张骞为代表的英雄群体,而内里的含义是在以文学的语言,讲述信念和勇敢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一个勇敢的民族、一个有坚定信念的民族,在纷繁杂乱的世界之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一个有志气的人来说,对张骞等人的榜样力量,应该心中吃紧,有无形的压力,养育出无所畏惧的气魄。
不要成为自己黯淡的旅伴!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一个人)就整个生命历程来说,倘若过去是一片空白,或者是毫无意义的小插曲,那么现在及将来才是关注的焦点。
张骞被俘,曾在匈奴两地为奴:托力鲁草原十年,真哈烈草原八个月。这其中他做了许多事,有些事连匈奴人也做不了。譬如在都噶部落杀匪、在小黄山安家之举、在真哈烈草原掘井。但这一切都是小插曲,心中的信念之火始终灼亮炙人。
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灾害、不同的兽群、不同的国家,林林总总发生过多少古怪奇异又险象环生的事,公然的“敌人”接踵而来,而信念的坚韧为终极使命赋予无比的光辉!
张骞回来了,带回来一颗勇敢的心、一种如山岳般的信念和一段开创性的丝路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