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崇庆
第一次接触这个新热词,是一个本科待业的大学生的微信昵称,叫“我要上岸”!网上一搜,才知道“上岸”还有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进入国家体制内的含义。
“我要上岸”,是我当乡镇干部时,一个农民朋友的孩子。他爸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单位还要人不?不在乎工资,当然更不考虑编制。只要给娃“一张桌子”,叫他工作之外,能静下心,有规律地看书,复习,适应“公家人”环境,增长“面试”技巧,准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这个小忙能帮,因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都叫各单位聘用一些大学毕业两年内,而尚未就业的见习生。和当年同龄的我们相比,这些孩子真的优秀。怀里抱着厚厚的“申论”,一见人就微微鞠躬问好。到了办公室,认真做好长者交办的“件件事”,任务一完成,就赶紧勾下头,钻进厚厚的书本里去,精心应对着一年固定的几次国考、省考。可孩子考了三次,都差之毫厘。第二次,仅仅少了零点七五分,我说:“快了,娃子,再努一把力!”他说:“叔叔,这仅仅不到一分之差,不知要甩掉几千个考生啊!”第三次,他的昵称换成了“事成”,这是多么大的自信啊,可结果,分数超线8分,志愿却报偏了,未成。我还听说,有些考生,笔试领先,可面试刷了下来。有的笔试面试全过,可被先天性病原刷了下来。我们应能体会到考生的失落、无助与哀伤。
“笔试,考考生,面试,考家长!”这是以前很多人的说法,有幸参加几次面试考官,彻底否定了这种看法。从全市十个县区抽调的两百多考官,熙熙攘攘地按县区划分,集中在偌大的礼堂里。主席台上一位领导通报的一组数据,使人惊愕:本次全市参加省考学生若干万,进入面试不到两千,而进入面试者,按三比一的比例录用,比例几乎是百分之一。通俗点,就是对岸一个小小的职位,就有100多名考生争着挤着过那根独木桥。可以说,孩子们啊,只要你们进入面试环节,就已是多么难得的“上岸”啊。这个“上岸”,全凭自己之力,爸爸妈妈不可能进入考场替你答题,这是公平公正的起跑线。
接下来考官抽签决定要去的县区考场,不能在本县区担任考官,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主考官举个县区牌子,抽到那个县区的我们,被带上车,立即没收了手机。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到了,是某县城郊的一个宾馆。主考官清点人数后,宾馆大门哗啦啦关门上锁,像军队操练什么似的。
第二天一早,在沿途数百家长翘首观望,以及“来了,来了”的夹道欢呼声中,我们来到某校考场,在通过抽签决定第几考场后,我们七个考官正襟危坐,以忐忑的心颤抖的手,去评判每一位考生的前途甚至命运。去掉一个最高和最低分,每位考官的分值区间不高于若干,而且,考官之间不能互动,当场公布分数,有录像全程监控。
面试是公平公正的,每个孩子面前的起跑线是透明的。接下来,不同的考生,即面临着不同的命运。说什么都已显苍白,何况久经考场的孩子们,应磨炼出了抗打击能力。
唯有更加珍惜,唯有更加勤奋,唯有更加坚强。
眼下正是高考的“录取季”,拿着不同样式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们,会以不同的心态走进不同的校园。清华也好,普专也罢,只不过都是继续学习的场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又是省考招录国家工作人员的“入职期”,闯关过隘,恭喜您,成功“上岸”,未来可期。已很优秀了,难道有理由“躺平”“摆烂”?更是众多跌落独木桥外的孩子们的最最困难时,在生活命运的大海中,浪淹水呛,中流击水,难道不也是一种历练和自悟。退一步说,泅渡大海,拼搏“上岸”的水手,是一层层的勇士,而不是一个孤立孤独的你。再说了,若真的不能“上岸”,就做一个坚强的水手、渔夫、艄公又何尝不可?岸上有风光,而水里也有别样风景。
已很久不见“我要上岸”了,又不敢过多的询问。我还是想悄悄地打听一下:“孩子,你上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