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唐凯
紫阳县有个古老的小镇,名曰高桥。小镇因桥而得名,其桥必定有独特之处。
旧时穿过小镇的东西两河峡谷幽深,水流湍急,一道天险阻碍着两岸百姓的往来,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解决交通带来的问题,当地乡绅捐资,民众助力,在河上建起两座全木结构的木廊桥。试着猜想,营造者也许是一位定居小镇的江浙移民,构思时忍不住想起了遥远的故乡,于是在陕南的山谷中,复制了有别于当地建筑风格的风雨桥。风风雨雨几百年,人走了一茬又一茬,桥托着廊,廊护着桥,廊桥依然横跨在东西两河之上,造福着两岸的人。
清空脑海中已有的前人观感,穿行在窄狭的老街上,时光静止,昏暗店铺里的人依旧保持着旧形态,随性而懒散地望着穿过屋檐的光、路过的人,不悲不喜。站在廊桥上吹着沿沟而来的凉风,看着沟底的清澈流水,渐渐放松身体,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场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技术手段造成修桥时的各种艰难,仿佛看到了桥成之日的热闹和两岸民众的喜悦之情来自何处,体悟到那一刻的别样心情。
镇因桥而得名,桥的名字自然也有其出处:相传廊桥竣工当天,几位识字先生为桥取名争得不可开交,恰巧龙潭坝高家迎娶新娘。迎亲队伍吹吹打打行至桥头,桥工拦路讨喜:新娘过桥,需吟诗一首,给桥取个中意的名字。新娘出身书香门第,天资聪慧,稍作沉思,脱口吟道:“新娘过新桥,千固万年牢。高郎娶林女,取名叫高桥。”一个美丽的地名糅合着美丽的传说,就此留下一段风流佳话。
高桥,桥有多高?坊间传闻,高桥本土人到外地做买卖,与一个四川人和一个西安人闲侃,四川人炫耀:“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西安人自诩:“西安有座钟鼓楼,半截伸在天里头。”高桥人一听也不示弱:“紫阳有高桥,离地万丈高,初一掉面锣,十五半山腰。”四川人和西安人一听,不再言语。桥高桥低都不重要,只要建在恰当的位置,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地契合,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山水之间展现一如往昔的姿态,作为一个精神的象征,那就是故乡的模样,谁又能忽略它的存在!
紫阳高桥古廊桥承载两个世纪历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结构独特且体现江南建筑风格。该桥由东廊桥与西廊桥组成,历经多次修缮,是清代移民历史的重要物质见证。
两座廊桥东西走向,相距百余米,并非同一时期修建,或许是为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建造风格、形式、用材,桥面长、宽及跨度基本一致。桥墩自沟底用青石条砌筑在两岸的崖壁上,桥身以六根圆木为大梁,大梁分上下两层架在东西桥墩上,每层三根。在下层三根大梁上铺设有八根横木,横木上再架三根大梁,大梁上横铺一寸多厚的木板形成桥面。桥体全木搭建,桥面上有廊亭,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整个屋顶由二十根金柱支撑,两边桥沿上有五根外金柱支撑着下金檩,金柱下部之间有木栅栏杆,保障行人安全,上部额枋连接。在两列里金柱的下部,用一寸厚的木板纵向平行连接,既增加柱与柱之间的支撑力,又能成为坐凳。东、西两端的桥头有青砖砌筑的封火墙,墙正中有宽约1.2米的砖券门洞,东廊桥门额书“利济东流”四字,西廊桥多次修缮,字迹难以辨认,门额周围有缠枝花、万字格纹彩绘。
史书上多有历代乡贤志士捐修、改建、重建廊桥,慷慨解囊、劳心费力的文字记载,在后人的精心呵护下,廊桥虽历经风雨,饱经沧桑,但雄姿依旧,风光无限。镇里的老人时常聚在桥上休憩闲谈,小孩笑闹着在桥上嬉戏,赶集的乡民肩背手提山货土产,坐在桥上一边歇气,一边兜售,隐然成为一个流动的小集市。慢品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久违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缓缓弥漫开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身处在这样的氛围中,人是闲逸的、放空的,也是最接近自我的。如果乡愁可以具象化,这就是深深刻在国人骨子里的乡情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