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志强
春华秋实又一年,凝心聚力谱新篇。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安康市政协以实干作答、靠奋斗出彩,用实绩交出厚重履职答卷的一年。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发展大局,团结动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优势,在助推发展中书写担当,在履职实践中展现作为,共同谱写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精彩华章。
全年立案提案389件全部办复,举行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开展专题视察调研18次,报送调研成果14份……翻开2024年市政协的履职日历,一件件落地有声的提案建言,一次次集思广益的协商议政,一篇篇饱含良策的调研报告,一张张亮点纷呈的履职答卷,无不汇聚着市政协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彰显着市政协履职尽责的铮铮底色。
以党建强引领,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交出忠诚可靠的“政治答卷”
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发挥党建在政协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仅是重要的时代命题,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一年来,市政协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学思想,多措并举强党建,让党的旗帜始终在全市政协系统高高飘扬。
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力量。过去一年,市政协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打造党组中心组带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委员带动党外委员的立体式学习矩阵,全员参加、全程参与,多层次、多形式推动形成政协“大学习”格局。共组织集中学习34次,举办报告会、专题培训8次,一次次学习培训入脑入心、一场场宣讲报告共振共鸣,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心中,进一步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党旗所指就是政协所向。2024年6月,全市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吹响了政协以党建促履职创新的号角。扎实推进“五优党支部”创建,强化政协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围绕打造“同心向党·协力安康”党建品牌矩阵,做深“党建+”文章,推行“支部+工作室”“党员+委员”工作机制。创新主题党日形式,举办“沿着总书记足迹看变化悟思想”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双报到”活动40余次。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市政协推动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的成果,在全市政协系统形成了抓党建、强引领、促履职的工作格局。
好作风就是战斗力、凝聚力。市政协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办好专题读书班、讲好专题党课、开好研讨交流会、用好《违纪违法干部警示录》,巩固提升市政协“十查十看”行动,倡导和弘扬“深学、细研、务实、清廉”作风,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严守党的纪律,锤炼过硬作风,以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以协商促发展,提升服务中心大局质效,交出实干担当的“发展答卷”
牢记“国之大者”,服务发展所需;心系“万家灯火”,回应群众所盼。一年来,市政协坚持“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落实,群众有期盼,政协有行动”,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到富硒食品产业链、从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到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一场场高水平协商、一次次高标准调研、一件件高质量成果,做到对决策有帮助、对工作有推动、对百姓有收获。
紧扣中心工作抓议政。“我关注富硒茶产业发展有10多年了,对这个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市政协常委赵明莉介绍大会发言材料撰写情况时说。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她所作的《促进安康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9篇大会发言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以政协智慧力量服务党政决策,并非一处之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安康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什么?如何建?成为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道难题。历时近2个月的深入调研后,6月“加快建设安康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点面结合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域覆盖……一条条建议进入党政决策视野,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绘安康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生态旅游产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乘数效应。如何将文化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发展动能?如何打造城市IP助推安康文旅出圈?9月,市政协五届十六次常委会会议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助推安康文旅融合”为题,共商安康文化繁荣发展新路子,共谋安康文旅产业的“诗和远方”。两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各项建议近200条,很多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和落实。
紧贴发展大局献良策。“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升安康对外开放水平,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企业落户安康”。市政协常委张轩在“加快安康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提出建议。2024年以来,市政协围绕茶产业、开放型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等开展调研视察和专题协商20余次,广泛汇聚智慧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带着问题而来,收获答案而归。一场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既是一场“敞开心扉、凝聚共识”的交流会,也是一场“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会。9月11日,市政协委员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如期召开。市长王浩通报全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并围绕市政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等方面问题和与会委员进行交流互动,现场回应委员关切。一问一答间,共识在凝聚,生动彰显政协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探索创新,充分体现委员助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的责任担当。
紧盯民生关切出实招。“作为政协委员,就应该贴近群众、为民发声,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市政协委员舒健说。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饮用水管道经常爆裂问题、网线乱搭乱建、管道堵塞等“关键小事”10余件。“委员们提的‘金点子’,对我们来说,是改善民生、推动工作的‘金点子’。”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点赞市政协开展“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专题调研。在调研成果转化中,市医保局将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适宜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行按病种按床日付费、扩大中医住院优势病种等措施,不仅推动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还为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经验。“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关人,对东关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为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献计出力义不容辞。”市政协常委马明年感慨。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以来,正是因为有一批像马明年这样有担当、有情怀的政协委员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关注、持续监督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才让老街旧貌换新颜、人民群众笑开颜。如今的东关菜市场繁忙喧嚣、活动广场舞姿翩翩……一幅市井烟火繁华、文脉赓续传承、百姓安居乐业的街区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以服务惠民生,深化履职服务为民实践,交出可感可及的“民生答卷”
民之所向,政协所往。一年来,市政协发挥组织优势,围绕助力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找准履职结合点,做深做实履职服务为民这篇大文章。
躬身入局助发展。开展助力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政协在行动”,从助推重点产业链建设、落实包联企业项目责任、参与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帮扶等方面躬身入局、破解难题。产业是经济的命脉。主席会议成员带头围绕加快构建千亿级富硒产业集群,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督办评议富硒食品产业链相关重点提案办理情况,为产业发展聚智;走访“五上”企业和重点项目23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25件,为企业发展聚力;组织和参与双招双引活动14次,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聚才;扛牢乡村振兴定点帮扶责任,协调帮扶资金2600余万元,让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挺膺担当办实事。2024年,市政协把委员工作室作为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一线“桥头堡”,深化“一室一特色”创建,引导激励委员将履职尽责与专业所长相结合,更好地了解民意、服务民生。广大政协委员把关心困难群众、助推民生改善作为常态化工作,以专业优势助力高效履职,奏响“服务为民”协奏曲。市政协提案委、经科委、社法委联合开展“心手相牵、与爱同行”捐赠活动,为特殊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教文卫体委开展“委员服务在身边·群众健康有医靠”履职活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健康。社法委组织开展南环路南门市场至文昌路口段交通拥堵问题专题协商,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民宗委走访看望民族宗教界委员,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文史委为“舌尖上的安全”建言献策,同心共筑食品安全防线。发挥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作用,心系“一老一小”,筹资129万元开展教育和健康帮扶等公益活动……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推动委员更好履职为民的举措不断推陈出新,像这样履职为民的故事不胜枚举。
畅通渠道解民忧。坚持听民意访民情、言为民所建,市政协发挥信息“直通车”作用,2024年编报信息246篇,同比增长200%以上,省政协采用21篇,转报全国政协10篇。反映返乡“安居乐业”难、农村村组路灯管护难等信息被转报全国政协,建议建立跨区域防汛机制、改善乡村医生待遇等信息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关注,加强中药材产销对接、破解“添丁进口”难题等信息被市委领导批示……一条条社情民意信息,解决了群众的一件件身边事,如涓涓细流温润着老百姓的心田,深深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以团结聚共识,营造团结鼓劲向上氛围,交出广聚合力的“共识答卷”
团结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责任。一年来,市政协以庆祝人民政协75周年为主线,团结联谊聚共识,合作共事聚人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壮大朋友圈、汇聚正能量。
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盛世华诞,举国同庆。在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全市政协系统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祝福、对新时代政协事业的真情讴歌、对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全市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座谈会隆重举行,历届市政协委员代表齐聚一堂讲亲历、谈感悟、提建议,共庆华诞、共话成果、共谋发展,在全市各级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在政协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在建设幸福安康的征途上贡献委员力量、展现委员风采”,省政协委员、市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会长郑远元作为4位受邀发言对象之一,发言在广大委员中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国庆前夕,安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群众大合唱激情唱响,民主党派、工商联代表和政协干部百余人组建的“同心方阵”,饱含热情、放声高歌,唱响团结民主最强音。还与榆林市政协联合举办“翰墨铸同心 丹青颂盛世”书画作品交流展等,多维度展现政协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和委员履职尽责的时代风采。
团结联谊丰富多彩。2024年,市政协开展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团结联谊活动,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更好发挥各党派参加政协工作共同性事务情况交流机制作用,支持党派团体在政协平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重点调研联合开展、重要发言优先保障、集体提案重点督办,充分保障其民主权利。建立群众代表列席政协重要协商会议制度,进一步畅通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意见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各界有序政治参与。发挥宗教界别委员桥梁纽带,走访团结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把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支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不仅如此,还通过关注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座谈会、举办新春各界慰问活动等,把团结联谊网织得更广更密更实,让团结友谊之花遍地开。
政协好声音更响亮。全市政协干部、政协委员全体动员,围绕助力“三个年”、小微协商、一线履职等写稿投稿,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良好局面。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等主题,注重挖掘履职中的新方法、新故事,开办“Hi委员”“我与人民政协”等专栏,编发稿件244期789条,在《人民政协报》发稿30篇,一个个履职故事转化为一篇篇宣传报道的亮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综合运用新媒体平台,形成宣传“矩阵”,把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着力讲好安康故事、讲好政协故事、讲好委员故事,编辑出版《安康古代诗选》文史专辑,《安康政协志》交付终审,我市在省政协“‘秦人 秦事 秦商量’讲好新时代政协故事”活动中2件短视频作品分获二、三等奖,扩大了政协影响力。
以创新增活力,激发两支队伍履职动能,交出提质增效的“履职答卷”
创新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年来,市政协以打造“实干、有为、活力”政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抓队伍、强素质、树形象,不断夯实履职根基,推动工作提质增效,政协履职活力和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以制度创新释放活力。完善经常性工作制度,修订大会发言工作规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法,制定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实施意见》,实现各项制度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完善重点调研课题“专委会协同、党派参与、县区联动、部门配合、智库助力”聚力协同机制,形成协同调研、联动协商、成果共享的良性互动。深化运用“履职创新案例”成果,推进专委会“一委一品”“一委多品”建设,专委会“专”的特色更加彰显。重视改进会议协商的互动环节,委员们在充满真知灼见的观点碰撞中实现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的双向发力,进一步增强了协商实效。建立协商成果“专题报告、批阅交办、督查反馈”闭环机制,不断做实协商后半篇文章,让民主之花在安康大地绚丽绽放。
以形式创新焕发活力。建立“1+4+N”委员培训机制,实行全体会议期间举办全员培训、每季度常委会议集中学习、重点调研活动前置专题培训,五届市政协委员届中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组织委员广泛开展协商活动、界别活动、读书活动等,让委员动起来、活起来、聚起来。一年来,开展委员荐书、“委员邀您共读书”活动112期、分享读书心得132篇。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实行书面向委员所在单位反馈履职情况,开展第三批常委年度述职,表彰履职表现突出委员40名。这些受到表彰的同志分布在不同界别,工作在各行各业,是全市政协委员的优秀代表,以突出履职成效诠释了新时代市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以方法创新激发活力。务实重干是2024年市政协一体推进“两支队伍”建设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多途径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岗位锻炼,让年轻干部在活动组织、事务协调、办文办会、服务委员中增长才干,选派干部在创建文明城市、招商引资、驻村帮扶一线建功立业,机关上下精神风貌明显改善,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形成一条心干事业、一盘棋抓工作、一股劲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春光作序万物生,踏春而行启新程。2025年,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以永不懈怠的韧劲、只争朝夕的干劲履好职、尽好责,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