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莹
“大家要注意,咱们右端龙时,是右手握下面,左手握上面;举龙行进的时候,龙身龙尾要相互配合,整个队伍必须齐心协力……”
在石泉县后柳镇文化广场上,市五届人大代表、后柳镇宣传委员吕根木正在指导村民排练蛇年春节巡演节目——舞龙表演。大伙认真倾听,仔细排练,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努力让每一个要点形成“肌肉记忆”。
春节前夕,吕根木抓紧时间走访镇内各农家乐、民宿,了解准备情况和日常经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服务人员数量够不够?床单被套多久洗一次?”“咱们入住房间的茶几上可以放点芝麻糖、砂糖橘,增加点节日氛围,客人一来就感觉到暖意和年味……”每到一处,吕根木便会仔细询问,并根据实际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吕代表经常来我们民宿,了解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旅客们都提出了什么建议。这几年,通过吕代表和各部门支持,帮我们解决了入户路黑化、护栏改造提升等实实在在的问题,镇上还组织我们参加民宿管家培训,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后柳镇临江居民宿负责人柯亚菲说。
2022年,吕根木当选为安康市五届人大代表。这对他来说,既是信任和鼓舞,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后柳镇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仅2024年就接待了150余万名游客。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压力很大,责任也重大。”吕根木介绍,近年来,他立足本职岗位,蹲点调研、研究举措,开展了一系列业态提升改进,大力提升镇域旅游服务能力。带领团队打造了中坝作坊小镇“孝义长廊”、水乡码头“孝义驿站”,策划了“庖汤会拳学堂”“栽秧酒”“打谷丰收节”等一系列民俗活动,举办了“农民趣味运动会”“枇杷采摘节”“水乡村BA”等文体赛事,让水乡注入文化魅力,在潮流中焕发新光。
在基层从事10多年文化工作的他,一直致力于传承和保护安康地域文化。他参与申报的“石泉蚕乡宴”“石泉庖汤会”“石泉柚子茶制作技艺”入选安康市第六批和陕西省第六批、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主创和首演的石泉老街沉浸式演出《县令出巡》,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他积极发声,提出了《关于支持石泉汉水庖汤会申遗国家级项目的建议》及《关于将非遗工坊作为我市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对象的建议》,获市委宣传部重视,市文旅广电局采纳推进,如今多个省市级非遗工坊已升级为规上文化企业,庖汤会申遗也稳步前行。
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
在位于石泉老街的石泉柚子茶省级非遗工坊,前来观赏、购买柚子茶的顾客络绎不绝。2022年,石泉柚子功效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一直以来,政府对我们企业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吕代表的建议被采纳后,更是在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方面,为园区建设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也对石泉柚子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石泉县龙女柚子茶有限公司负责人龙群英说。
“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支持非遗工坊建设,对其产品研发、市场化转化给予进一步关注。”吕根木说,接下来他还要继续跟踪建议落实情况,推动非遗传承和保护,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风采。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负沉甸甸的人民期待和职责。我将持续关注并投身非遗传承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培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采集、深入挖掘,让更多人了解、热爱我们的家乡,为传承文化、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吕根木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