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新春走基层 | 六旬“摆渡人”的春节记事
2025-02-08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罗伟qmQ安康新闻网

清晨六点,晨曦洒在汉江江面上,像是给江水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微光。62岁的向常明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他踱步到市场买下家人爱吃的年货,市场上密密麻麻的灯笼将他沧桑的脸映照得红光满面。qmQ安康新闻网

“当年扛水泥包的时候,哪能想到有一天会在江面开大船呢?”向常明望着江面层层叠叠的波纹,记忆随着浪花翻涌。1980年的春天,初中毕业的少年离开四川老家,背着蓝布包袱挤上绿皮火车,跟随亲友来到安康的工地上务工,他每天要扛几百袋水泥,肩膀磨出血泡就垫块毛巾继续干。光阴流转间,向常明靠着勤劳上进,一点点从小工成了分包头,又在汉江码头的清淤船上练就了操舵绝活。qmQ安康新闻网

春节前的旬阳街头,老向带着孙辈们走街串巷的身影格外显眼。腊月二十六刚踏进家门,他就把外孙女抱在臂弯里转圈,皮大衣口袋里揣着整沓红封——给孙辈的压岁钱要包双份,这是他坚持了多年的规矩。“爷爷开的船像楼房一样高!”年幼的孙子举着玩具船在院子里奔跑,老向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qmQ安康新闻网

正月初五的家族聚餐上,老向抿一口苞谷酒,醉眼蒙眬间,手机余额显出一长串的数字,老向把手机递给儿子:“你们小两口现在要养两个娃,压力大,这钱拿去花。”妻子在旁边嗔怪他“不知享福”,他却掰着手指算账:“年后就要去上海开大船了,月薪八千多,包吃住,努力干个几年就能给孙辈存够教育基金。”qmQ安康新闻网

夜幕降临时,老向总爱站在窗前远眺。汉江在月光下宛如银练,映照出万家灯火里的人间团圆。这个初中文化的农民工,用四十余年光阴完成了从工地小工到江河“掌舵手”的蜕变,他的行程轨迹里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密码,也印证着普通劳动者“永不停锚”的精神图谱。qmQ安康新闻网

“等孙辈们上大学,我就享福咯!”老向抚摸着栏杆上的露水,晨光中,略显佝偻的背影与旬阳的山水融为一体。他的目光朝着远方眺望,那是他为了家人努力拼搏的方向,而在乡音悦耳的故土,儿孙满堂的家便是最温馨的港湾,永远为他留着明亮的灯盏。 qmQ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孙妙鸿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