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人物散文的故事化表达
——谈《晨曦中的读书人》的文学特质
2025-03-07  来源:本站原创

孙鸿MfA安康新闻网

这是一位致力于阅读推广工作的作家,是献给书香安康的又一份厚礼!散文集《晨曦中的读书人》是安康知名作家李焕龙先生继《阅读者》《图书情缘》《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悦读者说》《安康题材纪实文学评析》之后的第6部以全民阅读推广为主旨的文集。MfA安康新闻网

乍见《晨曦中的读书人》的书名,我不禁为作者捏了一把汗。这部散文集的书名直白地界定了它的几个要件:人物——“读书人”,事件——“读书”,创作主旨——宣传阅读推广典型,示范带动全民阅读。用几十则单篇人物散文来抒写“读书”的“读书人”,在体裁、题材、人物、事件、主旨都一刀切似地“自我限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每则单篇散文的辨识度,避免同质化,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既要写得有文采,又要“读书人”形象真实典型、个性鲜明、生动形象,还要体现作者的创作主旨和思想情感,谈何容易!当我带着某种“担忧”翻开这部散文集后,竟一口气读完了它——原来李焕龙的这些人物散文,竟自带一种引人入胜的特质。深究其缘由,那便是作者巧妙地采用了一种平实的故事化表达手法,并将它运用得炉火纯青。MfA安康新闻网

“人物散文”是以人物为题材并以表现人物为主旨的记叙性散文,主要包括三类,即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记传性散文人物传记、人物回忆录、人物印象记、文学性的祭文及碑志等;描述新人新事的报告性散文文体的人物速写、专访等;写人记感、写人寄情的文学性的人物随笔。《晨曦中的读书人》既非人物传记,也非人物专访,而是一部有关“读书人”的人物随笔集——李焕龙将他作为资深文化工作者、广电记者和作家的敏锐和热情,聚焦在他近十年的工作重心——阅读推广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生动可感的“读书人”形象,而故事化表达——主题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情感化,便是实现这部文集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路径。MfA安康新闻网

主题的人物化MfA安康新闻网

任何主题都是宏观的,李焕龙深知无论写作对象的主题偏向哪方面,故事内容都需要立足于人物这一基础,并且有人才能有故事,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他将文章的主题赋予人物,并通过故事来丰富作品的架构,活化人物的形象,深化文章的主题。MfA安康新闻网

在《阅读使者》一文中,自办农家书屋的七旬退休教师李传文承载了该文礼赞主人公传播文化、扶贫扶智、造福乡里这一主题;在《跟书学艺》一文中,苦读苦办电视的付德银支撑了该文拜书为师、转益多师、读书益智的主题;在《阅读者》一文中,爱读书、会读书的退休干部王文林体现了该文读书怡情、读书养心的主题;在《民间馆长》一文中,浑身书香气、泥土味的“民间馆长”朱正富体现了该文表彰基层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的主题……MfA安康新闻网

在《晨曦中的读书人》一书中,阅读推广、书香安康建设的创作主旨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呈现的——作者将主题具体化,着力于人,让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成为凸显主题的人物主线,讲述“读书人”群体的“读书”故事。正因为这些“读书人”故事的叙述,才使得主题更加具体可感,使人物更加鲜活。MfA安康新闻网

人物的故事化MfA安康新闻网

作为人物散文,写什么,强调什么、彰显什么、颂扬什么,归根结底就是由故事来呈现的。确定了单篇文章的主题,找好了人物着力点,接着便是展现人物身上的故事。讲好“读书人”的“读书”故事,是《晨曦中的读书人》全书引人入胜的关键。作者在同质化的“读书”题材之外独辟蹊径,以新闻记者的敏锐性和判断力,搜寻有效信息源,深度挖掘、发现人物的闪光点,选择突出和强化主题的故事来丰满人物。他将作品的关键点放在人物身上,重点挖掘人物的“读书”故事 ,叙述人物的“读书”生活与经历,通过故事化表达的方式展示人物、深化主题。作者始终以第三人称“上帝视角”出发,几乎所有的单篇均通篇以“他”(“她”)来指代主人公直接展开情节、描写人物,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叙写主人公的“读书”故事,展现他们的“读书”事迹,往往直到文尾才点出主人公姓名。这种“上帝视角”的叙事,不受单一的主人公视角限制,使作者得以自如地叙述一个个“读书人”和“读书”事件里的各种细节,描绘故事中的“读书”场景,自由地将它们进行拼凑剪辑,以显示出人物、事件的价值意义和作者的价值判断,进而在作品里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有意义、有的示范性的书香安康场景,塑造有典型意义的“读书人”群像。MfA安康新闻网

在《阅读使者》一文中,作者用回乡—财神—导师—天路—赛跑6个故事串起了阅读使者这一主题,讲述了汉阴县委党校退休教师李传文自费建农家书屋,造福家乡的事迹。在作者的生动叙述中,全国农家书屋的典型代表——年过七旬的乡村阅读引领者乡村阅读推广者、乡村服务的志愿者李传文的形象现诸笔端、跃然纸上。在《他的书山他的书》一文中,作者在满院书香的营造中,叙写了民宿老板杨麟的“读书人”形象——从创办伴山图书馆到出版的六部诗集,随着叙述的深入,人物形象也经历了从模糊到具体、由平面到立体的艺术变化过程,读者心中的集民宿老板、图书馆长、诗人于一身的“读书人”形象也逐渐立体、鲜活起来。MfA安康新闻网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始终用故事说话,通过一个个大到自建乡村书屋,小到亲子阅读的关于“读书”的故事,小口切入,完整叙述故事,既脱离鸿篇论述的窠臼,又避免碎片化。整个作品既充分保留故事内容的真实性,又适当运用艺术化手法来设置悬念,或者对故事细节进行精细加工,突出主人公的普通与不凡之处,最终使作品内容更加丰满,更加引人入胜。MfA安康新闻网

故事的细节化MfA安康新闻网

一篇成功的人物散文往往有着大量生动的事实和细节,而不是抽象的议论或评判。准确、逼真、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李焕龙先生人物形象描写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深化主题,烘托环境气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散文集《晨曦中的读书人》中,作者敏锐地捕捉传神的细节,以“工匠精神”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精心打磨,在有限的篇幅内增加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读书人”的精神风貌和性格品质,传递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独特个性,塑造可亲、可敬、可近、可信、可学的典型,使人物形象取得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MfA安康新闻网

在《敬书之人》一文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徐崇树老人用白毛巾擦手、垫书、包书的细节,以少胜多,见微知著,以新鲜、独特的视角,突出人物性格、言行举止、内心世界,使人物更加丰满和完整。《父亲读书》中父亲以入党誓词学识字的细节,以及《二叔的书箱》中二叔以图画识字读《农谚》的细节,平淡中现精彩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在《书香与饭香》一文中,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一位外卖女母子三人在图书馆院内进餐、读书的温暖细节,励志母亲的形象呼之欲出。在《晨曦中的读书人》一书中,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效地增强故事的现场感,烘托出环境气氛,突出了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可贵的“读书”细节,给读者以强烈的情绪感染和价值引导。MfA安康新闻网

细节的情感化MfA安康新闻网

散文是最能体现作家自我意识的文体。挚情是散文的灵魂,散文集《晨曦中的读书人》就是作家的挚情结晶。这种“挚情”包含几个层面:首先是李焕龙对安康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生活中一切真善美的热爱;其次是李焕龙对安康文化的热爱,对他笔下人物的热爱;再次是李焕龙对文字美的执着追求,包括对语言文字美本身的追求、对文章的篇章结构美的追求,以及对文字表达出的情感美的追求。MfA安康新闻网

这部书在平实的叙述中,总能给人一种温暖和触动——李焕龙先生在字里行间渗透了对书香安康建设的拳拳之心。他用真实的情感去感染读者,使读者在情感上对作者所描述、塑造的人物产生共鸣。作者一方面通过真实的“读书”故事,以及见微知著的“读书”细节,深入挖掘和充分传达人物爱书、敬书、读书、迷书的情感,并以此打动读者。另一方面,在叙事过程中,作者有意识地将自己“暴露”在读者的视线之下,讲述自己关于“读书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容不迫地进行故事叙写。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叙事人的机敏、关于读书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等真知灼见就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从而使作品产生以小见大,微中见巨的艺术效果。MfA安康新闻网

李焕龙是一位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已出版的数十部作品无不体现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对生活的体认和感悟,以及对安康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的鼎力助推。10年前,他就任市图书馆馆长之职后,便由一名勤奋苦读的“读书人”、辛勤笔耕的“写书人”,顺理成章地“转型”为全民阅读、书香安康建设工作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在卓有成效的工作中,他以阅读推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资深记者的素材敏锐感和价值判断力,敏感地发现和挖掘安康形形色色“读书人”身上有价值的人格因素及阅读推广的示范价值,并用作家之笔将这些形象活现于笔端,进而创作了大量颂扬“读书人”、助推全民阅读的散文。MfA安康新闻网

走进散文集《晨曦中的读书人》,仿佛走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人物画廊。作者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故事,如数家珍似的将书香安康的“读书人”——农家书屋的创办者、社区书屋的维护者、读书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个体或群体的读书人、作家或习作者等无数爱书、读书、传播书、受益于书的人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热爱读书,并从读书中汲取生活动力和生命力量的人。是“读书”乃至推广阅读的行为让他们聚集在作家笔下,并在其文学化的描写中,活化成独具风采神韵的书香安康“读书人”群像。MfA安康新闻网

我相信,随着散文集《晨曦中的读书人》的发行、传播,这些活跃在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中的“读书人”的示范力和影响力,将发酵般地在书香安康发挥积极效力。 MfA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