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唤醒乡愁记忆的点点星光
2025-03-11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罗伟Yis安康新闻网

清晨的旬阳县城还笼着薄雾,构元镇羊山脚下的“少年院子”民宿里已传来锄头与泥土相碰的轻响。代云龙弯着腰,将一株月季幼苗栽进青石垒砌的花坛,指尖沾满湿润的泥土。这个总爱穿棉麻衬衫的中年男人,身形如山间青松般昂扬挺拔,当他仰头望向云雾缭绕的山谷时,眼里的光炽热却澄澈,那是从母亲挎着竹篮卖鸡蛋的街角,从西安美发店的旋转灯箱下,从老屋的断壁残垣里,跋涉了20年才凝成的星光。Yis安康新闻网

出生于1982年的代云龙,记忆里最鲜活的画面总与乡下老家有关。“8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土地、乡村都有着很深的感情,乡邻之间的淳朴情谊、绿水青山的诗意画卷、炊烟袅袅的故园风貌,一直镌刻在我的心头,从未忘怀过。” 因为这份对美好的向往之心,代云龙后来专门学了美术,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少年内心的敏感在青春期如野草滋长。为了改善家庭环境,代云龙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前往广东务工。苦于没有技术,又在亲友介绍下前往汉中学习美容美发,学成后,他便去往西安开店。“2006年到2009年,我逐渐扩张到3家门店,后来因为要成家、照顾父母,就回到了旬阳,在旬阳中学门口开店。”Yis安康新闻网

在西安创业的过程中,代云龙接触到了义工组织,融入团体、帮助他人,让代云龙的内心感到既满足又幸福。回到旬阳后,代云龙发现本地没有义工组织,便牵头成立了旬阳义工家园,在青石板铺就的巷弄里,他带着志愿者们,用剪刀划过留守老人花白的发梢,碎发纷纷扬扬落在积了百年尘埃的门槛上。此后,旬阳义工家园的成员越来越多,特别是寒暑假时,很多大学生都主动联系他,想要为山里的老人、孩子尽一份绵薄之力。Yis安康新闻网

Yis安康新闻网

Yis安康新闻网

Yis安康新闻网

“少年院子”改造前后对比图Yis安康新闻网

2013年的深冬,当代云龙在一个村庄看见还有孩童脚踩凉鞋套棉袜在雪地里奔跑时,手中的推剪突然重若千斤。“给老人剪指甲、剪头发是温暖的陪伴,但孩子们眼里的光,应该照向更远的地方。”Yis安康新闻网

于是,他的后备厢里,渐渐堆起了募捐来的书本、画笔和过冬棉鞋。为了方便开展公益活动,代云龙租下羊山一处荒废的农家院,斑驳的土墙上残留着时光的印迹。他用美术生的巧手,将捡来的枯枝扎成篱笆,用废旧课桌拼成书架。当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者住进漏风的厢房时,整座山谷都回荡着孩子们的读书声。那些被爱意与善良滋养过的生命,开始以另一种方式生长——曾经接受过支教的孩子,数年后背着行囊回来成为新的志愿者;在义工活动中结识的留守妇女,后来成了民宿厨房里揉面烙饼的好手。Yis安康新闻网

当春风掠过铜钱关镇太山庙村时,代云龙站在废弃的镇政府大院前,掌心抚过青砖墙缝里钻出的野草。这座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建筑,木梁上还挂着“为人民服务”的褪色横幅,同行的旬阳市农村经营工作站副站长张乐弯腰拾起一片碎瓦,忽然说:“你看这些瓦当上的纹样,和县志里记载的清代民居一模一样。”这句话如火星落入荒原,点燃了代云龙骨子里的乡土情结。Yis安康新闻网

在旬阳市农村经营工作站的护航下,一场老屋新生的战役正式打响。张乐积极帮助代云龙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将“边关益站”的建设打造视为推动乡村振兴、让沉睡土地资源焕发活力的样板示范项目。最艰难时,代云龙白天在美发店剪发筹钱,夜晚驱车回山里盯工程。某个暴雨夜,他蹲在漏雨的屋檐下,借着手机微光记录老院子修旧如旧的过程,发梢滴落的水珠在笔记本上洇开,化作后来民宿宣传册上的水墨插图。Yis安康新闻网

时光淬炼中,“边关益站”的牌匾终于挂上修复一新的门楣,剥落的墙皮下露出不同年代的夯土结构,像一本打开的立体地方志。而在羊山深处,他打造的“少年院子”民宿让乡村振兴有了更温暖的注脚。Yis安康新闻网

如今的旬阳山野间,代云龙打造的民宿群落如同散落的星子,在秦巴山脉的褶皱里闪烁微光。蜀河古镇的“寻觅青旅”别具一格,他坚持将三分之二的空间留给公共区域,绿意丛生的露天广场,精心打造的咖啡角、茶吧等,让传统与现代的基因交相辉映,成为蜀河古镇最闪亮的星辉。最便宜的胶囊旅社定价29.9元,因为“要让山外的年轻人住得起”;最贵的星空房铺着手织土布床单,推开木窗就能望见汉江上的粼粼波光。这些民宿,是代云龙的心血所系,也是他用情怀与热爱写给大山的“情书”,他将心头对乡愁的执念,化作砖瓦草木,构建出装下美好、留住美好的间间民宿,让每一个来过的人都留恋不已。Yis安康新闻网

在张乐的手机里,存着这样一张照片:代云龙蹲在即将改造的牛棚前,用卷尺丈量墙面的裂缝,晨光将他与老屋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时光在此处叠印。“我们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号召代云龙这样的‘乡村归雁’发挥能量,让乡村焕发活力,村民更加富裕。”张乐说这话时,正站在吕河镇冬青村的家庭农场里。民政局无偿提供的二层小楼中,陈列着代云龙母亲用过的竹篮、支教孩子们手绘的明信片,还有从老屋拆下的门环,被锈迹覆盖的圆环排成北斗七星状,指向民宿群落所在的远山。Yis安康新闻网

Yis安康新闻网

代云龙给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展支教活动Yis安康新闻网

暮色渐浓时,代云龙常独自坐在羊山民宿的露台上。山风掠过他亲手栽种的月季花丛,带来山下“少年院子”的琅琅书声。2024年深秋的某个夜晚,当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用无人机拍下民宿群落的夜景时,镜头里的灯光连成了一条蜿蜒的星河。这让他想起多年前在老屋里燃烧的柴火,原来最朴素的温暖,真的能在时光里孵化出照亮山野的星光。Yis安康新闻网

望着旧貌换新颜的民宿,张乐感慨地说道:“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需要赤子情怀的温度,也需要政策创新的精度。近年来,工作站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让沉睡的老屋成为创业者的画布,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农旅经济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强力引擎。我们将继续推动政策落实落地,扶持更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壮大,让产业百花齐放,让‘三农’蓄势腾飞。”Yis安康新闻网

(图片均为资料图) Yis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