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楚珺 通讯员 陈勇 孔令平 向立
莺时已至、草木葳蕤,岚皋县滔河镇境内,西渝高铁康渝段KYZQ-4标段隧道正洞累计掘进已突破8000米大关,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60多公里外的安康市财政局,债务管理科科长陈晓梅正在梳理安康市2025年第一季度债券项目——这样的时空运笔,构成了安康财政首季“开门红”的生动场景。
醒墨:激活经济大盘“一池春水”
“新建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安康至重庆段专项债券已支持6.33亿元,后续还要支持三年。”据陈晓梅介绍,除西渝高铁这种长期债券项目需跟进外,安康第一季度又新增债券项目13个进入筹备阶段。
其中,宁陕县体育综合运动中心项目已获得土地手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标通知书等前期手续的批复。据了解,目前宁陕县县城常住人口 2.67万人,但文化中心场地面积有限、设施陈旧。宁陕县体育综合运动中心项目落地后,不仅能丰富群众健康文化生活,还能通过承办赛事及提供拓展训练场地等方式,为当地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今年一季度,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精准发债,市财政局共争取新增债券资金36.79亿元,为宁陕县体育综合运动中心项目、平利县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石泉县经开区池河片区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紫阳县高级中学项目、汉阴县S213凤凰山隧道及引线工程、乡村振兴衔接建设项目等全市范围内66个重点投资项目筹集了建设资金。
3月中下旬,陕西省202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评审观摩会在我市举行,现场评审了富硒食品产业园二期、数字科技孵化园等4个项目,省债务中心对市财政局专项债券评审“四步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着眼于重大项目“开花结果”,也帮助市场主体“牢牢扎根”。
“安康财信担保主动对接银行,掌握我们的资金缺口需求,让我们享受了创业担保、三秦融担贷、短期流动性支持业务政策,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融资成本。”紫阳县舍顿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单萍说,自2021年以来,安康财信担保已累计提供担保资金2050万元,创业贷款累计免收担保费7.06万元。
市财政局切实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今年以来,指导安康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争取26家金融机构总授信93.34亿元,为305户企业330个项目提供担保贷款12.13亿元。
积极财政、靠前发力,这是市财政局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运彩:托起城乡“稳稳的幸福”
民生暖色,折射发展成色。今年第一季度,我市超八成财力用于民生支出。
聚焦就业这项民生之本,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已下达2025年中省第一批就业补助资金20817万元,配合市人社局制定《全市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涉及财政部门的重点任务及举措清单。
兜住兜准底线方面,市财政局全力支持做好基本医疗、养老、公共卫生等工作,认真落实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政策,努力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已下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06932万元;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医保服务能力提升资金168824万元;卫生健康类资金11240.91万元;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4431万元;中省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10472万元;残疾人两补及事业发展补助资金6063万元。
“书声朗朗”与“文化润心”双轨并进,今年以来市财政局认真落实省定、国定标准足额配套生均公用经费、“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薄弱能力提升等项目补助政策资金,已足额下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省级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补助等相关资金12473.9万元。
立足全市超70%农业人口基本盘,市财政局累计拨付财政支农资金22.56亿元,其中农业资金2.37亿元,水利资金4.08亿元,衔接资金16.11亿元。完成对县(市、区)编报的涉农整合方案和衔接资金使用方案“两上两下”的合规性审查和报备工作,精准滴灌乡村热土。
为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之效,该局加快完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2024年度保费补贴资金结算工作。2024年,中省市县财政补贴保费资金10297.32万元,撬动保险机构为全市22个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提供风险保障超271亿元,确保每分钱都用在主粮作物和“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刀刃上。在此基础上,市财政局争取了2025年中省财政保费补贴资金12426万元。
固色:掌好行稳致远“领航舵”
踩下“油门”加速向前时,也时刻握紧风险防控的“方向盘”。
今年第一季度,市财政局领导班子和相关科室多次到对口包联的县(市、区),对基层“三保”、库款管理、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等工作开展财会监督专项督导检查,加强上下联动,督促县(市、区)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实落细,用“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
据统计,第一季度全市“三保”预算执行71.1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39.2%。其中:“保工资”31.4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31.9%;“保运转”2.5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7.7%;“保基本民生”37.2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目标的50.3%。一方面,市财政局坚决落实《安康市县区“三保”预算审核办法》《“三保”预算审核意见》《进一步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促进基层财政平稳运行》《进一步加强基层“三保”工作的意见》《县区“三保”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落实过紧日子节约开支工作方案》《市级机关“过紧日子”评估暂行办法》等多项规定办法,与此同时,该局不断健全“三保”预算编制、库款保障、应急处置等机制。
瞄准财政财务管理的关键节点,市财政局精准发力防风险、抓改革、严管理。贯彻落实“一揽子化债1+7”方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口径债务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严格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管理,持续化解隐性债务,全市未发生新增违法违规举债负面信息和债务违约事件,债务风险平稳可控。
稳步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市与县(市、区)收入划分改革,权责配置更加清晰、收入划分更加合理的格局加速形成。同时不断完善财会监督协调工作机制,市财政内控“1+10+X”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运行更加规范,财会监督效能持续提升。
多措并举之下,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97亿元,同比增长7.3%,完成年初预算(40.2亿元)的37.2%,超序时进度12.2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39.77亿元,同比增长3.9%,完成年初预算(336.6亿元)的41.5%,超序时进度16.5个百分点。
从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到产业变革的动能转换,再到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安康财政的“开门红”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门槛,这条秦巴山区的财政新路,正在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样本。正如安康市财政局局长夏锡宝所言:“安康经济体量小、产业底子薄、财源基础弱,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财政收入的每一分都十分珍贵,财政支出的每一厘都要精准高效。下一步,全市财政系统将持续做好‘收’‘支’‘用’‘管’四篇文章,为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