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马艳 姚登
漫步在春光烂漫的国心小城,目之所及,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广场舞队、特色文艺社团“你方唱罢我上台”,演绎着激情对决的生动场景。自镇坪县推进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试点建设以来,各文艺队伍星罗棋布,耀眼城乡,成百上千的群众汇入了“舞林”。
近年来,镇坪县围绕建设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目标,积极探索机制一体贯通、设施一体管理、力量一体调配、服务一体供给、文旅一体融合的“五个一体”实践路径,不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通过激活本土文化资源,撬动多方力量参与,变单向供给的“独角戏”为多方参与的“大合唱”,让文化扎根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参与并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艺术培训 传承地域文化瑰宝
在镇坪县文化馆的民歌培训教室,30余名民歌手正专注地学习陕南民歌的演唱技巧。授课老师结合理论讲解与实践演练,详细解析陕南民歌的历史脉络和演唱技法。
“县内有很多优秀的民歌手,但一直缺乏专业指导和展示平台,如今通过村歌大赛等活动,大家不仅提升了演唱水平,也加深了对民歌传承的理解。”镇坪县高级中学教师柯玉辉表示。
陕南民歌是陕南地区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情感。镇坪通过民歌培训,为民歌爱好者提供专业指导,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以前唱歌都是自学,现在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我对民歌的理解更深了。”学员尹以聪感慨。
随着文共体建设深入推进,镇坪县文化馆不仅承担主力军、排头兵的角色,更成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双向服务平台,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培训资源,真正让服务供给从“我送你接”向“你需我送”转变。
“目前,我们已开展免费公益培训课堂45期,培训1800余人次,同时开设骨干特色培训10期,累计培训476人。”镇坪县文化馆馆长介绍。
点单配送 让基层阅读触手可及
走进镇坪县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国心书房,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类书籍,干净温馨的阅读环境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阅读。
作为这里的常客,居民代凤玲对书房的点单服务赞不绝口:“我想看一些烹饪相关的书籍,书房管理员得知后,迅速从县图书馆为我找到了相关书籍送过来,我非常满意!”
为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镇坪县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国心书房前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问政等方式,精准掌握群众对各类书籍的需求,在镇坪县文共体总中心的支持下,配送了1600余册书籍,为镇域群众提供了更加精准、便捷的阅读服务。
“群众可以线下告知自己喜欢的书籍,由我们管理员反馈给县图书馆总中心,来完成资源下沉配送服务。线上平台也支持书籍点单,居民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享受送书到家的便捷服务。”曾家镇文化专干王小蝶介绍道。
作为文共体建设的主阵地,镇坪县图书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图书馆+”“阅读+”多元融合模式,打造了7大类42项点单配送项目,使资源流通更加顺畅。同时,图书馆通过“同阅读·共富裕”阅读流动服务将阅读资源延伸至学校、机关、企业、军营等地,进一步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截至目前,县图书馆共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1300余场,服务群众9万余人次,到馆7万余人次,借阅图书达5.1万册次。”镇坪县图书馆馆长介绍。
资源均等 乡土艺术焕发活力
在镇坪县钟宝镇塘坊坝社区的群众大舞台上,居民们自导自演的歌曲、舞蹈、朗诵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区活动很热闹,还结合了非遗文化,让我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钟宝镇居民王晓倩说。此外,钟宝镇还通过重塑更新设施,打造特色化、生活化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建立12个阵地目录清单,明确服务功能和管理单位,确保群众拥有文化阵地、阅读场所和演出舞台,真正实现了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传播者、受益者。
“我们整合各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共用、一体管理。采取子中心搭台、文化协会牵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常态化开展接地气、有温度的乡土文化活动。”钟宝镇党委书记晏飞介绍。
在推进文共体建设的过程中,镇坪成立1个县级总中心、7个镇级分中心和26个村(社区)联合子中心,整合28个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配置提升240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动态建立1100余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库,组建各类文化社团42支,开展巴山唢呐、陕南花鼓、五句子歌等专题培训达700余人次,举办30余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和示范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达30.21万人次。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盛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把重心向优服务、提质效、作示范等方面转段转向,加压奋进切实增强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副县长陈玮玮表示。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共体建设初战告捷的镇坪,将会继续在激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上下功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