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青波 张振业 陈昌茜
茶香润秦巴,绿动新安康。4月13日至15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新闻发布会暨“安康这五年”全媒体采访活动圆满举行。
来自中省市级媒体的记者深入紫阳县、平利县、安康高新区和汉阴县,用脚步丈量发展热土,以镜头记录振兴故事,全景展现安康五年来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生动实践。
在紫阳县,采访团被“茶旅融合”的蓬勃生机和“开麦吧!茶乡”系列活动所吸引。万亩茶园层叠如浪,逛茶园、听茶歌,感受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电商营销碰撞出火花。从一片叶子到一个品牌,紫阳富硒茶不仅富了百姓,更成了文化名片。
平利县蒋家坪村的凤凰茶山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5年来,蒋家坪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茶园,修建观光步道,融合旅游业态,既提高了茶叶品质,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效提升了村级收益,增强了群众幸福感。
“这地方环境太美了,站在茶山上让人心旷神怡,第一次来感觉非常好!”4月14日,在安康平利县蒋家坪村凤凰茶山山顶,来自兰州的游客康女士感叹道。和康女士一块到来的30人,他们都是从兰州直飞安康旅行团的新游客。
“我们一直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寇清新介绍,2022年,蒋家坪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202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季美景吸引着八方游客。蒋家坪村的绿水青山正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村民的生活和收入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摄影 刘东
汉阴县紫云南郡社区里,搬迁群众正演绎着“稳得住、能致富”的新生活。社区工厂机器轰鸣,家门口的果蔬大棚绿意盎然,党建引领的“138”服务体系(即1个支部统领、3个载体支撑、8个中心服务)让“忧居”变“优居”。“搬来后孩子上学近了,我还能在产业园上班,一月能挣3000来块钱,既照顾了小孩,还能挣点生活费!”居民廖元秀的获得感引发记者频频点赞。
“00后”记者张鑫用独特眼光挖掘安康的“年轻基因”——平利茶山的绿色经济、国漆之光、汉阴非遗工坊的“国潮”藤编、高新区飞地园区的光电科技、智算产业发展,都成了她镜头下的“爆款素材”。用打卡测评、跨界融合的方式讲传统故事。
华商报安康记者站记者张鑫说,“身为00后记者,宣传安康有独特优势。可以年轻视角出发,挖掘潮流打卡地、特色小店。紧跟社交热点,像结合‘城市微旅行’挖掘小众景点,用打卡、测评形式宣传。还能用新颖方式解读传统民俗,把古老艺术和现代元素融合,让安康走向更多人视野。”
据了解,本次采访成果将通过图文、视频等全媒体形式,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平台全网推送。
“此次安康全媒体采访之行,我感受颇深。安康这五年的发展蜕变,体现在各个角落。在紫阳,茶乡的活力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令人着迷,从茶园到会馆,处处是独特魅力。平利县的乡村建设成果显著,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而现代化企业与科技园区,又让我看到安康紧跟时代步伐的进取姿态。”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秦峰表示,“我将以图文视频多种方式展现安康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成果。聚焦特色场景和人物故事,通过中国日报的全媒体平台发布,向国内外受众展示安康的新风貌 ,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发展与魅力”。
五年来,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谋划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总目标和以“共同富裕、生态宜居、崇德向上、平安祥和、风清气正的幸福安康”为支撑的“1+5”推进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长足进步,303万安康人民阔步走进小康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2024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创历史新高达 357 天。平安建设满意度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蝉联全省平安市(区)称号。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加快建设,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扩容下沉。幸福安康建设呈现共同富裕好态势、生态宜居好画卷、崇德向上好氛围、平安祥和好局面、风清气正好生态。
五年砥砺,初心如磐。从秦巴山区的绿色崛起,到汉江之畔的产城融合,扮靓秦巴明珠,安康正以“感恩奋进”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