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在钢筋桁架间穿行……春日的秦巴山区,建设热潮奔涌。
从城固县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生产项目,到安康无水港多式联运项目,再到中天禹辰高端无人机制造项目……透过一个个“生长”在青山绿水间的高质量项目,可以深刻感受到陕西向“新”而行的发展活力。
4月17日,2025年一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南片区)活动观摩团来到安康汉阴县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项目现场。新建成的生产车间内,工人屈指可数,数控设备上POY原丝“轻舞”,变身成“高级货”——PBT高弹丝。
“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引入了目前最先进的智慧化管理系统和智能纺织设备,可实现纺纱流程全链条智能化,生产的POY原丝、PBT高弹丝、PBT包芯纱线均为纺织行业中的高端产品。”安康智港华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华说。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朝着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作为制造业大省,陕西近年来树立鲜明导向,坚持创新驱动,招引高质量项目、推进数智化改造、加速链群式发展,推动制造业长“个头”、强“肌体”。
在安康柏润智能化袜业制造产业链项目现场,2000多个零件组装成的织袜机,装入由西安工程大学研发团队研发的电控系统、编制操控系统以及数字化孪生技术后,可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将一根根纱线编织成花色各异的潮品袜子。
4月18日,观摩团走进该项目建设现场。织袜机安装车间正在调试设备,部分袜子生产车间已开始试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氨纶包覆纱3000吨、高端袜子6000万双、智能化织袜机2000台,产值跃升至全国行业前列。
“从技术研发到织袜机制造、袜子加工,再到仓储物流,形成了完整闭环。”安康柏润智能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亮说。
作为上海柏润集团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公司2023年落户安康,是安康袜业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目前已吸引上游纱线供应企业落户安康,携手打造西北地区首个规模化织袜机及高端袜业制造基地。
在中天禹辰高端无人机制造项目车间内,工人身着防尘服对一架翼展2.2米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进行精准装配。这个占地120亩的“无人机王国”,正在秦岭腹地书写着低空经济的新传奇。
“我们将打造商洛首个集无人机研发、生产、培训和算力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小型无人机5万架、中型无人机5000架、大型无人机2500架。”陕西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祥勇说,项目填补了陕南地区高端无人机规模化生产空白。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选择在丹凤县布局无人机产业,徐祥勇看中的是商洛的地理位置、丹凤县通用机场灵活高效的空域使用环境,以及丹凤县对无人机产业的大力扶持。“我是商洛人,回乡创业也是想为家乡的发展作一些贡献。”徐祥勇说。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招牌,是当前陕西各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民营企业抢抓机遇,大显身手,在半导体、新能源、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频频崭露头角,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产业项目接连落地,但如何突破地处内陆的限制,畅通物流大“动脉”?
“俄罗斯的巧克力、韩国的护肤品、法国的红酒……”在安康无水港进出口商品展销中心,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和独具特色的山货摆满货架。
“安康无水港多式联运项目预计今年底全面建成,目前运营公司已向东打通陕鄂沪公铁水海多式联运通道,向西开通‘安西欧’中欧班列,向南打通安康—重庆—钦州港—东盟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北打通安康—满洲里—俄罗斯货运班列通道,辐射带动周边6省17市75个县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安康市恒口示范区商务工信科技局副局长吴双,向观摩团展示了一张物流通道示意图。
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省内各地内联外畅,积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速扩量。
无水港,虽无水域之名,却有着通江达海的磅礴力量。“我们抢抓战略机遇,建成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安康分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安康集结分中心及安康上港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前置仓与海外仓,开通487个目的港海运订舱及18条中欧班列线路物流服务。”吴双说。
以开放促发展,以发展助开放。2019年,安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约8.8亿元,至2024年已增长到24.3亿元,增长了1.76倍。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6.05倍。12家外贸企业在无水港周边落户发展,全市毛绒玩具企业增长至817家。
“安康抓内外联动,拓展开放维度,高质量建设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推动‘安西欧’中欧班列、‘安康—重庆—东盟’铁海联运稳定班期,加快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持续降低物流成本,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亿元。”观摩团成员、安康市市长王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