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俊 通讯员 张德红
4月28日,星期一。这天一大早,白河县城关初中的美术老师陈定根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学校,而是收拾挎包准备到30多公里外的卡子镇初级中学上课。作为白河县城关初级中学教共体的一名美术老师,这样的“走教”他每周有两次。
2024年1月开始,白河县按照“以强带弱、城乡贯通、优质均衡”的原则,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58所学校,按初中和小学分别组建了3个、6个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其中,白河县城关初中和麻虎镇、卡子镇、中厂镇3所初中组建的全县最大的教共体——白河县城关初级中学教共体,共有学生3455名,占全县初中生总数47.5%。如今,一年半过去了,教共体里的4所学校都有各自不同的收获,正朝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步迈进。
薄弱学科不“薄弱”
4月28日,陈定根给卡子初级中学学生带来了一节课——云游《潇湘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技术,结合画上的山峦、林木、芦苇和茅舍,给学生教授了透视的深度、近大远小和“披麻皴”等山水画技法。
作为一名专业的美术老师,陈定根给城里的学生上好美术课并不难,但大多数农村孩子美术基础薄弱,不懂近大远小等基本原理。针对这一实际,陈定根独创了分格教学法。将画面按照比例、景深、大小分为16个等份,帮助学生观察和组织,再结合透视、明暗关系原理,让孩子们能听得懂、理解得了。“这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山水画的结合,带孩子们在‘云端’欣赏《潇湘图》这一传世名画,进而认识、理解、鉴赏诗书画印等传统文化知识,在美术教学中实现美育。”陈定根说。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加入教共体后,通过师资合理调配,解决了我校薄弱学科的问题,能够丰富现有课程内容,促进农村学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卡子初级中学校长周汉军说,该校目前有初一、初二两个年级,121名学生、11名老师,没有美术和音乐专职老师。2023年年底参与教共体试点后,核心校白河城关初中选派了教学经验丰富的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每周各来卡子初中上半天课,通过“走教”的方式将县城的优质教学资源下沉到这所新建的乡村学校。
除了核心校支援的艺术课教师,卡子初级中学的年轻老师也因为教共体,有了业务上的“带路人”。该校“95后”老师吴双双今年负责八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两科,她告诉记者,加入教共体之后,她有了更多机会外出学习、参与培训、听名师讲课,从白河城关初中的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诀窍和秘诀,更重要的是,她还找到了“师父”柯长荣。
柯长荣是一名教龄30年的老教师,其中有20年都在教共体内的另一所学校中厂初中任教,也曾长期代过道德与法治。去年9月,柯长荣主动报名参与教共体内支教,来到卡子初中。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老师多,工作尽职尽责,热情也高,他希望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经历,带动和感染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
教师业务能力大提升
和卡子初级中学一样,中厂镇初级中学也缺美术和音乐老师,而且多年都没有专业老师代课。教共体派来“走教”老师之后,艺术课教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作为一个老牌的乡镇初中,还有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中厂初中共有三个年级、6个班、265名学生、28名老师,虽然老师数量不算少,但单学科老师不多,有的学科甚至只有一名老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老师备课不能充分讨论,教得怎么样没有互评氛围,长此以往,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教共体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中厂初中校长董元方告诉记者,教共体内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学进度、考试时间、试卷安排都是相同的。白河城关初中老师给中厂初中老师共享了学科网的账号和教案,每一名科任老师都加入了相应的教研工作群,大家在群里可以实时讨论,有问题随时解决。
化学老师薛婷2011年来到中厂初中任教,她的感触很有代表性。教共体成立之后,薛婷随即就被拉进教共体内的化学组、年级化学组微信群,群内经常交流备课心得和教学体会,备课时有了疑问,她也能在群里得到及时回应。白河城关初中的化学教研组长覃丽老师还和她结成了帮教对子。
“加入教共体之后,教学进度、上课教学方法、重难点把握等以前的困惑都能得到解决,交流学习机会也多了。我们的上课方式、与学生的沟通方式都得到了改进,这些改变都在教学中投射到学生身上,得到的反馈也很好。”薛婷高兴地告诉记者。
得益于教共体内新老、城乡教师之间的教学相长,这所老牌乡村初中得以展现出新的风貌,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显著提升。“乡村成员校缩短板、补差距,与核心校教学同频、资源共享、成果共赢,带动了我们乡村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董元方说。
城乡教育整体大发展
“和卡子、中厂、麻虎三所初中组建了教共体,现在我们领导班子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推动大家共融共进。”白河城关初中校长谢圣文说。在他看来,组建教共体是迈出第一步,还要打破壁垒,从管理理念、师资力量、交流轮岗、经费统筹、安全管理等方面坚持“破”“立”结合,四校成一校,实现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改革目标。
事实上,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白河县城关初级中学教共体正在朝这一目标努力。
记者从该校了解到,为帮助成员校开足开齐课程,白河城关初中选派了3名老师“走教”,11名教师到成员校交流轮岗,多名骨干老师常态化、下沉式开展教学沙龙,参与成员校的听课评课、同课异构,帮助成员校老师提升教学能力。
弱的变强,短板补长,好的更好。白河城关初中还与成员校麻虎初中互换老师交流轮岗,一方面锻炼中层领导和业务骨干,一方面深度参与成员校发展大计。2024年9月,白河城关初中副校长徐涛到麻虎初中担任执行校长,章荣保、杨昌芬2名教师到麻虎初中交流轮岗,麻虎初中先后派出杨群、鄢琳娜、黄雪3名教师到核心校跟岗学习。
麻虎初级中学创建于1976年,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2人,目前在编在岗教师32人,其中高级教师6名、一级教师9名。教共体成立以来,这所学校的变化也是最大的。
记者了解到,教共体组建以来,在硬件上,通过核心校的统筹帮助改善了麻虎初中的办学条件:白河县教体局统筹30余万元资金为麻虎初中建立了1间录播教室。教共体核心校统筹3万余元维修加固了教学楼栏杆300米,统筹4万余元翻新了学生餐厅。
执行校长徐涛更将核心校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带到了麻虎初中,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均有所提升。依托教共体核心校优质资源,通过教学同频、教研共进、交流轮岗、骨干教师帮带等方式,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麻虎初中的全体师生真正实现了由‘学校人’到‘教共体一家人’的转变。”徐涛感叹地说。
1997年出生的鄢琳娜从2020年开始在麻虎初中工作,是一名英语老师。她告诉记者,去年到白河城关初中跟岗学习以后,她对自身的要求提高了,从核心校的省市教学能手身上学到了很多,也学会了如何与学生融洽相处。
谢圣文告诉记者,“组建教共体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在他的构想中,今年秋季开学起,学校将进一步扩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20%的白河城关初中老师将参与帮教,成员校的年轻老师和中层领导来核心校跟岗学习,加大教共体中层干部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业务骨干和优秀干部在教共体内挖掘使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