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迁伟 通讯员 沈灵君
三载耕耘,秦岭腹地展新颜。陕西检察机关以跨行政区划改革为支点,撬动了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改革的前沿阵地,秦岭南麓检察院肩负“守护绿水青山、传承历史文脉”的双重使命,依托“刑事打击+公益诉讼”双轮驱动,为这片古老而珍贵的土地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
科技铸盾,筑牢秦岭生态屏障
秦岭,被誉为“中央水塔”和生物基因库,其生态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跨区域监管的难题,秦岭南麓检察院创新构建“跨区划+专业化”机制,引入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等科技手段,有效破解了监管盲区。嘉陵江湿地修复案便是生动例证。该院通过三维建模精准锁定违法占用河道、湿地的行为后,果断督促清理砂石8000余平方米、恢复湿地105亩。如今,修复区域不仅重现“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新建的蔬菜大棚更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科技赋能生态修复的典范。
曾几何时,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的顽疾屡禁不止。为此,在陕西铁检分院的指导下,该院联合秦岭北麓检察院开启“云端办案”新模式。通过深入分析15条监督线索、52条穿越路线,并借助大数据平台精准锁定光头山、鹿角梁等地的生态破坏行为,经跨区域协同治理,如今核心保护区非法穿越行为锐减近80%,一度消失的羚牛群重新漫步于高山草甸,生态安宁得以恢复。
改革三年来,该院3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19起入选陕西省检察院典型案例,26起入选陕西铁检分院典型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对破坏生态行为的强力震慑,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司法实践中的深刻诠释。
协同护水,共保一泓清水北上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汉江的生态安全关乎国家战略全局与民生福祉。然而,过度捕捞曾使这片水域陷入危机,百余种野生鱼类资源告急,珍稀特有鱼类种群衰退,经济鱼类资源几近枯竭。
面对挑战,秦岭南麓检察院主动担当,牵头构建“河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协同治理机制,并创新打造“刑事打击+生态修复+联合巡河+普法宣传”四位一体保护模式,凝聚起强大的治水合力。三年来,20余万尾鱼苗跃入清澈的汉江,2万余株新绿在河岸扎根生长,数条河流再现“鱼翔浅底”的动人景象。这些跃动的数字,不仅承载着违法行为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的悔悟,更彰显了检察机关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坚定承诺。
协同效应不止于此,更延伸至跨区划治理的纵深。依托“跨区划集中管辖+属地联动”机制,该院成功办理了瀛湖库区复垦行政公益诉讼案。针对某企业非法侵占瀛湖库区周边土地问题,精准打出“检察建议+公开听证+公益诉讼”的组合拳,有力推动了受损土地的全面复垦,促使湿地生态系统重焕生机,最终实现了“案结事了”与“生态复绿”的双重胜利,书写了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的完整闭环。
司法守护,千年古道焕发新生
秦岭南麓的子午道、汉阴古城墙等珍贵文化遗产,曾因行政壁垒而陷入“保护碎片化”的困境。跨区划改革,为破解这一难题、激活文脉传承注入了强大的司法动能。
科技再次成为破局关键。2022年起,在陕西铁检分院的统筹下,运用卫星遥感、3D建模技术,对跨越3县区的子午道遗址展开“全域扫描”,精准锁定保护漏洞。随后,通过强有力的跨区划司法监督,推动沿线设立界碑25个,实现档案共享与统一保护规程,彻底改变了“各管一段”的割裂状态,让千年古道连成了一条坚实的保护链。
保护经验由此升华。以子午道保护为成功样本,该院联合秦岭北麓检察院将实践拓展至傥骆道等秦蜀古道,召开跨区域听证会凝聚保护共识,推动2条重要线索跨省移交。在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的积极推动下,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立法报告,有力促进了秦蜀古道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这一系列探索,生动演绎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检察效能,成功入选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十大精品案例”,被誉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陕西范式”。
汉阴古城墙的重生是另一个闪亮的注脚。借助“双建议”机制推动跨区联动,拆除违建、科学制定修缮方案,让500年历史的古城墙蝶变为串联区域文旅资源的“活态纽带”,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跨区划改革,让“检察蓝”的力量穿越了行政边界,让千年文脉在协同守护中熠熠生辉。
改革破浪,构建保护共同体
回望三年改革路,秦岭南麓检察院以一项项制度创新激活了公益保护的“一池春水”。从建立“长江十年禁渔”渔业资源司法保护示范点、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土地保护警示教育示范点,到设立4个扎根一线的派驻检察室,司法守护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
“益心为公”机制让公益保护跳出了“检察独角戏”,走向群策群力;创新的“生态巡视员”制度,则为无力缴纳罚金的违法者提供了通过参与环保宣传实现“自我救赎”的路径。如今,行走在秦岭南麓的村庄,法治标语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孩子们会主动向游客讲解生态保护知识,村民们自发组建起护河队、护林队,法治的种子,已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守护家园的自觉力量。
站在改革三周年的新起点上,秦岭南麓检察院将继续以“检察蓝”的担当,深情守护“生态绿”的盎然与“文化红”的底蕴,在跨区划改革的深水区中破浪前行,让秦岭的山更青、汉江的水更净、历史的脉搏更鲜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坚实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