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天兵 孙诗漫
一场大雨过后,岚皋县石门镇大河村四组朝天淌山坡上,经过雨水冲刷的150亩魔芋茎叶翠绿鲜亮,生机勃勃。
7月21日上午,天气放晴,几位村民手持喷雾器并成一排,对魔芋开展叶面施肥作业。
“李总,最近这段时间雨水充足,魔芋地里的杂草疯长,施完肥接着就要给魔芋除草了,以避免草和魔芋争肥……”务工领班彭方平对正蹲在魔芋地里拔草的男子说。
被称为“李总”的男子叫李洪中,是江苏省扬州市人,今年54岁。李洪中种魔芋并非新手上路,此前,他曾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跟朋友合伙种了4年的魔芋,建有基地6000多亩,还发展有魔芋精粉加工。
岚皋县位于大巴山北麓,境内无工业污染,水土纯洁度、森林覆盖率高,土壤肥沃且富含硒元素,2021年该县被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授予“中国魔芋之乡”称号。
今年2月,李洪中受邀来到岚皋考察,他一口气把12个镇跑了个遍,最终选择在石门镇大河村发展魔芋产业。
3月,李洪中从岚皋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领到了岚皋县通富农业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在县农业农村局和镇村协助下,他流转了大河村土地整改清理出来的150亩撂荒地,以及第二村民小组的20亩大田,3月中旬雇请村民起垄挖窝,把魔芋种子全部下了地。
李洪中介绍,自己种植的“远杂3号”,是从湖北恩施魔芋研究所购回的专利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特点。4月以来,持续高温干旱,李洪中只要有空就会赶到地头查看魔芋长势。最近这2个多月,雨水均匀,他发现地里的魔芋越长越好,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魔芋长得好,高兴的不仅是李洪中,还有大河村20多名在魔芋基地务工的村民。
彭方平说,基地建起后,魔芋日常管护需要劳动力。自己负责联系村民来基地务工,每人每天可挣到130元的工资。
“150亩山坡地每年能带来3万元的租金收入。这几个月,基地已支付村中20多位村民务工工资12万余元。”李洪中说,“明年我计划再扩种300亩魔芋,同时带动当地群众一起种魔芋。基地建好后,我还准备发展魔芋深加工,开发魔芋粉条、魔芋豆腐、魔芋毛肚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