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兆群
国之大者,安澜为本;以声为炬,行以致远。
从法条明文筑牢保密底线,到于实践中淬炼护密本领,再到以初心映照保密使命,一切皆为守护家国安宁。
8月22日,在全市机要保密宣讲比赛暨颁奖现场,选手们坚定有力的保密宣言、饱含深情的岗位实践感悟,以及发人深省的泄密警示案例,深深触动现场评委与观众,这场历时两个月的赛事在阵阵掌声中圆满收官。
守正创新:勇担时代保密重责
今年,既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施行一周年。为进一步增强全市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和防范能力,筑牢保密工作安全防线,6月11日,安康市机要保密宣讲比赛正式开启。
赛事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经过两个月时间,精心组织开展了6期共计12场专题宣讲。23名市、县优秀选手围绕《保密管理常识》《防范deepseek泄密》等20多个课题阐释宣讲、各展身手。通过“线下主会场+线上推介”模式,吸引100多个单位工作人员旁听,受众达2.3万余人次。
宣讲中,选手们凭借鲜活案例、生动模拟和深入浅出讲解,将机要保密工作精彩呈现。以“微信传密追责”解读保密法的核心,用“涉密会议应急处置”传授实战技能,借“革命保密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使赛事成为“法规+实战+文化”的立体课堂。
分管机要保密工作的市委副秘书长在启动仪式上强调:“保密工作,乃是关乎发展全局的‘前沿战场’,不容有丝毫懈怠!”当下,安康正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重大项目、政务数据、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信息安全风险随之急剧增加。在新修订的保密法施行周年之际,如何让“纸面法规”转化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
此次赛事精准聚焦这一双重命题,从“法规筑基、业务融合、基层落地、思想铸魂、传播破圈、数智护密”六大维度发力。法规层面剖析“涉密信息界定”“责任追究”等关键要点;实战层面针对“文件管理漏洞”“数字化窃密防范”等提供解决方案;文化层面融入“红色故事”与“保密精神”,兼顾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
“在数字化浪潮下,窃密手段升级,网络钓鱼、电磁泄漏等风险如暗流涌动,形势严峻!”市委机要保密办副主任严肃指出,比赛旨在让保密工作者明晰法规“红线”,精通技术“防线”,坚守文化“底线”,为安康的高质量发展筑牢“隐形安全防线”。
赛场练兵:锻就全域护密坚盾
翻开赛事手册,20余名选手是全市机要保密队伍的中坚力量,来自市、县两级保密一线。他们带来的20余个课题,如精准的“手术刀”,直击机要保密工作痛点难点。
首期“法规筑基”专场便高潮迭起。市委机要保密办选手郭茂刚以《保密管理常识》为题,用“案例解剖”拆解“涉密载体管理6大难题”。“涉密载体管理不是‘小事’,而是‘生命线’,如纸质文件、光盘、U盘等,每一个看似普通的载体,若管理不善,都可能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就触犯了法律底线。”他结合保密法第24条,让抽象法条变得通俗易懂。
石泉县委办选手李峰从“境外间谍组织网络钓鱼窃密案”切入,还原“恶意邮件如何窃取政务数据”的全过程,深刻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保密使命”,展示的涉案截图和法律追责结果,让“保密即保国家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后续专场更注重实战落地。汉滨区选手赵永恒在“业务融合”专场,针对人工智能环境下的保密风险,以《如何防止工作中使用deepseek泄密》为题,提出“涉密数据分级管控”“AI工具安全审查”“异常访问即时阻断”等实操机制。旬阳市选手胡海旭在“基层落地”专场中,以《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如何做好保密工作》为题,采用“阶梯式”逻辑——从“严格审查培训”打牢基础,到“明确首要任务”锚定方向,再到“聚焦主责主业”抓准核心,随后“理解基层现状”贴合实际,最后“注重实践方法”破解难题,结合案例将抽象流程转化为可操作步骤,让基层保密人员精准理解运用。在“数智护密”专场,平利县选手王青山借商用密码扫码支付、金融交易、关键设施防护等诸多应用场景解读《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从合规要求拓展至创新引擎,剖析应用智慧,为数字时代保密工作提供新思考。
为保障赛事质量,组委会建立科学评审机制。内容评审以“法规精准性、实践指导性、传播有效性”为标准,评委由市、县业务专家组成,把控专业规范、评估实践价值,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干”,让宣讲内容“接地气、能落地”。
“我们要的不是‘理论家’,而是能在关键时刻守住防线的‘实干家’。”组委会主任道出了赛事“练兵为实战”的核心目的。
以赛聚能:护航幸福安康建设
8月22日,安康市第六期机要保密宣讲比赛暨颁奖仪式落下帷幕,10位获奖选手载誉而归。这场备受关注的赛事,已然成为推动机要保密工作提质升级的关键引擎。
“以前以为保密只是机要保密人员的职责,听完宣讲才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护密员’。”市侨联干部马笛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共同心声。
赛事紧扣“日常办公保密”等核心主题,借助“违规传输文件致泄密”等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系统讲解“涉密闭环管理”等实用技巧,将原本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真正让“保密无小事”的理念入脑入心。
市委党校办公室干部丁朝伟也有感而发:“在观赛过程中,我对保密法、密码法的理解,从单纯‘知晓条文’转变为‘会用、善用、用准、用好’。”
赛事影响深远,不仅淬炼出一支“懂法规、会宣讲、能实战”的机要保密铁军,更在全市掀起“学保密、懂保密、能保密”的浓厚氛围。同时,有效带动80余个旁听部门迅速在本单位及下属机构部署开展机要保密自查自评,累计排查整改风险点120余处,并针对性制定完善相应机要保密制度。
各县(市、区)也积极响应,深入县直机关、镇村(社区)开展100余场宣讲活动,线上线下超2万人次参与,切实将保密知识送到基层“最后一公里”。无论是机关文件管理,还是网络风险防范,抑或是基层意识培育以及日常安全防护,保密意识正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入安康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环节。
此外,依托赛事成果,构建起“市级骨干+县区能手+基层专员”的三级宣讲队伍,形成“上下联动、梯次培养”的人才格局,达到“一人参赛、全员提升”的辐射效应。同步开展的“保密业务大练兵”覆盖300余人,通过“培训+研讨+比武”提升实战能力,促使保密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护航”。
市委机要保密办负责人介绍:“我们正以赛事为契机,构建‘人防+技防+制防’三位一体体系。”当前,“涉密信息动态监测平台”已建成,实现从“事后追责”到“事前预警、事中防控”的转变,市、县100余场宣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体系建设更贴合实际,为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筑牢保密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