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安康:法治之光点亮万家灯火
我市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法律援助立体服务网络
2025-09-24 08:56:57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向凯ygs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我市聚焦法治建设与民生保障,通过强化体系能力、优化服务供给、提升质量效能,构建起“点”上开花、“线”上串联、“面”上覆盖的法律援助立体服务网络,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的可及性、便捷性和满意度,让法治阳光温暖更多困难群众。ygs安康新闻网

“点”上布局,构建法律援助“惠民网络”。健全机构网络“支撑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构建设,推动设立市法律援助中心,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依法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密布基层服务“联络点”。在法院、检察院、公安、看守所、监狱、工会、妇联、残联、军分区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积极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法律援助服务站(点)218个,形成了覆盖城乡、深入基层的服务网络骨架。激活部门协同“联动点”。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案件流转、质量评估、投诉处理、经费管理等协同机制。在各联络点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21年以来开展的“薪暖农民工”“法援惠民生”“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主题活动,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ygs安康新闻网

“线”上连接,畅通法律援助“暖心通道”。畅通热线服务渠道。充分发挥12348和12345热线双号并行、优势互补的作用,建立“三班法律服务”机制,确保专业律师全天候值守,提供周到细致的免费法律咨询和规范化的援助事项登记。2021年以来,通过热线和平台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量持续增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优化线下服务流程。大力推动法律援助进驻市、县(区)、乡镇(街道)各级政务大厅和综治中心,普遍实行“一门、一窗、一次”的服务模式,以“一声问候、一张笑脸”的热情服务,努力实现群众申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融合线上线下一体服务。全面推广运用“陕西省智慧法援平台”,加大智能法律服务终端在基层的配置力度,实现线上申请、预约、查询与线下受理、办理、反馈无缝衔接,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群众体验,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ygs安康新闻网

“面”上覆盖,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扩大援助覆盖面。扎实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对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以及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低保五保对象等特殊群体申请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推行经济困难承诺制,实现当天受理、当天指派、优先办理。2021年以来,共受理指派民事法律援助案件7476件、行政法律援助案件57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1281.25万元。深化服务融合面。创新服务方式,推行“援调结合”模式,借鉴镇坪县“无忧调解超市”、旬阳市“三力联调”和紫阳县“三调联动”等基层创新经验,引导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成功化解部分疑难复杂纠纷。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实现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和办理法律援助。强化质量监管面。制定《安康市法律援助案卷规范指引》,严格执行办案程序和质量评估规则,通过庭审旁听、受援人回访(满意度达98%以上)、案件评查等手段进行全链条监管。实行案件补贴差异化兑付,激发律师办案积极性,2021年以来累计兑付补贴2610.49万元。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素能。共有7件案例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办案质量稳步提升。ygs安康新闻网

 ygs安康新闻网

ygs安康新闻网

责编:王慧芳|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