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慧慧 见习记者 庄雅茹
秋日的安康,叠翠流金,硕果盈枝。
9月29日,安康市体育馆内外一派喜庆祥和。从清晨开始,来自全市44个社区的5000余名群众手持红旗,精神饱满地有序入场。他们中有朝气蓬勃的学生、诲人不倦的教师、躬耕一线的社区干部,更多的是普通社区居民。这一天,他们从街头巷尾走来,从寻常生活中走来,共同奔赴一场属于自己的盛会——安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群众文艺展演。
展演正式拉开帷幕前,现场已然沸腾。汉滨区老城、新城、建民、江北街道及安康高新区群众方阵通过“轮唱+赛唱+口号亮相”开展拉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大中国》等经典红歌轮番在体育馆上空飘扬;市一小花环队的孩子们手持花环亮相,以纯真的笑容和整齐划一的舞步点燃全场。
上午10时,展演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启幕。“活力安康”“生态安康”“非遗安康”“幸福安康”四大篇章依次开启、层层递进,全方位呈现安康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和群众风采。短短一个多小时,包含了红歌联唱、健身舞蹈、鼓武表演、汉调二黄等艺术表现形式的文艺节目接连登台,传统与现代交融,刚柔并济的表演与激昂的歌声交织,为群众送上一场独特的视觉和心灵盛宴。
“每位演员身上都洋溢着扑面而来的活力,他们的表演很鲜活、很打动人,我很喜欢。”观看了整场演出,市民黄彩霞很感动。她说,尤其在《歌唱祖国》旋律响起时,大家情不自禁加入大合唱,一起挥动国旗,感染力非常强,“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精彩的舞台呈现源自扎实地谋划与筹备。这场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文旅广电局、市文联联合汉滨区、安康高新区共同主办的文艺展演活动,从筹备到正式推出历时两个月,8月初活动《实施方案》印发,成立了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活动组委会,并下设综合协调组、节目指导组、活动执行组等五个工作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活动以“礼赞新时代·乐享新生活”为主题,节目内容紧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围绕“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歌颂美好生活”主线,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新方式,深度融入城市文明建设、“文共体”建设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
与以往的文艺展演不同,本次活动充分突显基层特色,鼓励群众自编自创自演,鼓励各社区帮扶单位党员干部与社区群众共同参加节目创排、演出,多角度挖掘和展示共建共享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
“我们要把最真实、最鲜活的百姓故事搬上舞台。”总导演张艳坦言,整个展演从立意、策划到执行,始终秉持“群众的活动群众演,群众的舞台群众上”原则。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市优秀编导化身文化特派员,深入到社区和街道指导和排练,导演组深入基层精挑细选,从44个社区报送的500多个节目中,选出了12个富有生活气息、彰显时代精神的精品节目。
在“群众当主角”的理念引领下,整场展演都带着鲜活的泥土气息。“现场布置简约大气,没有豪华的舞美、没有明星大腕、没有鲜花地毯。所有的节目都是在社区节目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提升,所有的作品都是写安康、唱安康、赞安康。”张艳说。
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表达,正是群众文化最动人的魅力所在。“我们的演出队伍近300人,全部来自老城街道社区群众、街道办干部和帮扶单位。大家积极性很高,前后准备了半个月,每次排练都很投入、很开心。”老城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站长李萍介绍,老城街道参演了红歌联唱《唱响安康》、民歌联唱《情韵安康》两个节目,均带着鲜明的群众烙印,深受群众喜爱。
大家纷纷表示,这场群众文艺展演既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献礼,更是安康市探索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新路径的生动实践,有效激发基层文化创新的活力,为建设共同富裕、生态宜居、崇德向上、平安祥和、风清气正的幸福安康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
据了解,这场集中展演只是群众文艺展演系列活动的精彩开篇。国庆期间,安康中心城区还将推出四场主题专场演出。从10月中下旬开始,各社区还将开展“文化走亲”巡演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让群众文化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