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丹
一方生态沃土,孕育长寿滋味。地处秦巴腹地的镇坪县,素有“自然国心”之称。近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中药文化底蕴,深耕“药食同源”理念,将一味味“长寿药膳”打造成串联一二三产业、富民强县的金色名片。
回望历史长河,镇坪先民在打通川陕盐道的漫长征程中,于崇山峻岭间识百草、烹山珍,逐步形成了“取法自然、食养合一”的饮食哲学。岁月更迭,以“长寿鸡蛋皮”“洋芋粑粑炒腊肉”“岩耳炖乌鸡”为代表的镇坪菜肴,不仅凝结着独特的长寿智慧,更绘就了一幅“集大成而不雷同,自成一派而不小众”的饮食风情图。
这片土地的自然禀赋,为长寿饮食文化提供了深厚根基。镇坪县全境位于富硒带上,91.7%的土壤硒含量达中硒以上水平,森林覆盖率高达88.82%,空气质量稳居全省首位。这方水土不仅滋养出营养丰富的食材,更养育了众多精神矍铄的长寿老人,为“长寿镇坪”提供了坚实的自然注脚。
好生态孕育好食材,好食材更需巧手烹。今年10月,镇坪县首家“长寿镇坪药膳馆”在安康市正式挂牌运营,标志着这份源自山野的自然馈赠开始以更标准化、品牌化的形式走向市场。走进馆内,药香氤氲,天麻炖土鸡、杜仲炖猪蹄等膳品热气腾腾。
“我们用的是镇坪本地的乌鸡,配上三年生的天麻,文火慢炖四小时,既保留营养,也融合药效。”药膳馆主厨介绍,该馆依托全县“1026种道地药材、50种药食同源”的资源优势,打造了集文化科普、美食体验与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按照规划,镇坪县将以首家药膳馆为起点,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连锁化运营,力争5年内新增挂牌30家。
这只是镇坪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专注于中药理疗服务与药材开发的企业——掌方集的成功引进,传统中药正以更亲民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在掌方集的理疗馆里,技师正用镇坪县本地药材为客人进行理疗。“我们和中医院合作开发了十余种中药理疗项目,用镇坪黄连配制的足浴包成为明星产品。”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不仅延伸了中药材产业链,更让中药文化在体验中焕发新生。
“中药+”的融合发展模式,在镇坪县各个乡村同样绽放异彩。在城关镇友谊村友谊山庄,药膳鸡、乌鸡炖天麻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我们用的都是本地食材,天麻是山上采的,乌鸡是农户散养的。”山庄负责人王瑛一边准备食材一边说,“周末房间全订满,药膳占营收的30%!”去年,友谊村推出的“中药+康养”体验项目,吸引游客上千人次,带动山庄增收15万元。
从田间到餐桌,从食材到产品,镇坪县的中医药产业在创新中不断跨越。在镇坪县中药科创园,产学研深度融合正结出硕果。
“这款金丝皇菊凉茶是和中国药科大学联合研发的,用制药理念做药食同源产品,市场反响很好。”金蕊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娟介绍。中国药科大学专家团队与镇坪县各企业一一结对,研发出了中药护眼眼罩、养生保健酒等20余种大健康产品。与此同时,陕西悦瑞堂公司的黄连牙膏生产线也已投产,开创了“中医药+轻工业”的新模式,为传统药材注入现代活力。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镇坪县长寿产业发展的精神内核。近年来,该县通过举办长寿药膳美食选拔赛、康养美食节等系列活动,持续推动“药膳智慧”从赛场走向群众日常。通过“药膳”这一独特支点,镇坪县成功串联起中药种植、深加工、餐饮服务、康养旅游等多个环节,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