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魏涛)11月11日,记者从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薯类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国内首个通过农业农村部授权的魔芋新品种“安魔128”,在周至县、眉县、杨凌示范区等地试种近500亩,今秋测产亩产高达2102公斤。这标志着我省魔芋规模化种植打破地域限制,为陕南关中魔芋产业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魔芋种植,尽管遭遇前期干旱高温、后期连阴雨天气,但220亩魔芋测产亩产仍稳定在2100公斤,和去年试种50亩的亩产持平,这离不开省魔芋专家团从品种选择、种芋筛选、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到采收的全周期技术指导。”杨凌农芋达魔芋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曾哲告诉记者,合作社采用“玉米+魔芋”套种模式,较单一种植增收显著。
“关中中低海拔区域传统种植的花魔芋,长期面临病害高发难题,导致种植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当地魔芋产业的规模化、稳定化发展。”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安魔128”品种育成人段龙飞说,“‘安魔128’通过花魔芋和白魔芋杂交选育而成,对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有较强抗性,繁育系数高、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经多年多点测试,该品种在我省陕南中高海拔区域种植,平均亩产1540.18公斤。”
“‘安魔128’连续3年在关中地区引种试验,其抗病性、繁育系数、产量及品质等指标表现优异。关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机械化作业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玉米+魔芋’套种可实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协同发展。”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高新说。
周高新认为,安康生态气候条件优越,是魔芋生长的适生区,也是我省优质种源繁育基地。南繁北种拓宽了魔芋适种区域,填补了我省北方魔芋规模化种植的技术空白。关中地区交通便利、物流发达,陕西魔芋能快速辐射全国,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筑牢陕西百亿级魔芋产业集群发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