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秉持为民监管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消费品质、畅通维权渠道、激发市场活力、保障群众权益,有力维护了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聚合力,打出协同共治“组合拳”。市委、市政府把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权益作为提振消费、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强力推动。各级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合力监管、协同共治,各级消保组织强化维权、畅通渠道、化解纠纷,全市经营主体注重行业自律、推进放心消费、倡导诚信经营,广大群众提高维权意识、履行监督义务、净化市场环境,实现消费提振“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共治。成人教育培训退费、预付卡消费“携款跑路”、保健品诱导消费等一批群众投诉的热点、维权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近三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21.51万元。
优服务,塑造质量安全“好品牌”。深入实施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集成计量、标准、质量、知识产权赋能安康重点产业链,积极培育地方“老字号”品牌和“陕西好商标”,重点企业首席质量官、县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27955件,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实施“文明创建+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健全服务消费标准体系、打造餐饮服务示范街区、规范节假日期间宾馆酒店房价涨幅,提升消费服务质量,营造更有品质的消费环境。
强基础,完善放心消费“防护网”。积极创新维权举措,畅通市、县、企业(站点)三级消费纠纷处理渠道,形成办理流程、工作责任“双闭环”,不断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精准度。全市建成投用 376 个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引导 396 家企业入驻 ODR 在线纠纷解决平台,入驻数量和活跃度均居全省第一,172 家企业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实现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总计 17.5万件。先后命名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563户、市级160户、省级6户,让人民群众消费更安心。
提质效,增强群众维权“满意度”。建立消费投诉举报快速受理转办、确保问题交办到位,快速调查处理、确保履职尽责到位,快速回访反馈、确保矛盾化解到位的“三快三到位”工作机制。重大节假日期间,对游客和群众的投诉,实现“半小时对接处置,2小时有效办理回复,特别复杂的12小时内全部办结”,用诉求办理“加速度”赢得人民群众“满意度”。2022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12315投诉举报3.76万件,办结率99.74%;办理12345工单3.33万件,办结率100%。安康“三公示一台账+服务”管控房价涨幅机制入选全省“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
严监管,守牢民生消费“安全线”。聚焦消费投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加大加油机作弊、停车场收费、校园食品安全、药械产品质量、保健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有效维护群众利益、净化市场环境。近三年共查办各领域违法案件6634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8件,列为国家级典型案例2件、省级典型案例34件,安康“五联”行刑衔接机制全省推广,“管查融合”综合执法机制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肯定。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药品法治宣传经验、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分别被国务院食安办、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交流推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九大重点任务首位,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国家五部委出台《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优环境、扩内需、促消费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充分发挥保障民生、服务企业、贴近群众的作用,大力实施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五大行动”,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努力为广大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以高质量市场监管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