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双一流”目标和“1234”工作重点,深化“三个年”活动,围绕“大质量”工作目标,全力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和质量服务能力,在助力幸福安康建设、服务安康高质量发展上取得好成效。对此,我们专访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问:2024年,市市场监管局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2024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履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年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针对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建筑及装饰材料、轻工产品等重点产品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累计抽检434批次,合格率达97%;二是深入开展重点工业产品隐患排查治理,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隐患整治等11个专项行动,全年累计排查治理隐患425个;三是通过技术帮扶全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开展“质量问诊”、质量分析14次,解决重要质量问题3个,一般性质量问题85个,推动企业提升产值近200万元。
问:特种设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备和设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请您介绍一下安康市的特种设备安全总体状况。
答:近年来,安康市特种设备数量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超过10%。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特种设备14747台(套),另有气瓶44万余只、压力管道(工业管道)30.81千米、公用管道306.725千米。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
问:针对当前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作为特种设备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有效实施监管?
答:我们围绕“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这一目标,严守安全底线,主要从转变监管理念、加大监察力度、突出监察重点等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转变监管理念。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两个规定”和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突出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实现从监管设备向监督使用单位转变;二是加大监察力度。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百日攻坚战”,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583家、特种设备2260台(套),下达监察指令书173份,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277项,立案查处7起;三是突出监管重点。突出节假日、极端天气等重要时段,紧盯景区景点、医院、车站、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问:请问市场监管局在服务民生计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方面,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民生计量的能力。一是累计培训人员近200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定能力水平。二是对各县(市、区)检验检测机构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进行复审。三是对全市10个县(市、区)的计量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有效提升和规范基层计量监管工作。
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民生计量监管。一是开展“民用四表、燃油加油机及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民生计量专项整治”等6项活动,查处各类计量案件51起。二是开展手机变砝码计量技防宣传集中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开展民生计量器具“你点我检”活动,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四是开展诚信计量街区示范活动,形成经营者守信自律、消费者放心消费的良好氛围。
问:请您介绍一下市场监管部门是如何通过标准化助力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答:近年来,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发挥标准化管理工作职能,强化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广标准化理念,努力提高标准供给质量,助力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标准化聚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指导帮扶瀛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二是标准化助力打造精品旅游品牌,发布《精品民宿建设与运营服务规范》《农家民居(精品农家乐)建设与服务规范》2项市级地方标准,把方案任务落实到地方标准的制定、宣贯和实施上。三是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旅游融合,镇坪县在特色民居建设中引入标准化管理理念,发布《农家民居体验馆建设管理与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以农旅融合新举措实现富民增收、产业兴农新突破。建成标准民居12家,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年增收3万元以上,农家民居逐步从“粗放型”向“高品质”跨越式转变。
(谭达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