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钱运立
在安康市市政园林处,提起廖邦友,同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1972年出生的老党员,现任安康市市政园林处党委副书记、副处长,扎根基层33年,用匠心与担当书写了一座城市的成长故事。他先后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气象灾害应急先进个人、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多项荣誉,成为安康市政建设的一面旗帜。
从山区走出的“筑路人”
廖邦友的成长之路,与山区农村的交通困境密不可分。从小目睹乡亲们跋山涉水的艰辛,他立志改变家乡的交通状况。从省交通学校毕业后,他毅然回到石泉县交通局,从基层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用所学知识服务家乡建设。
调入安康市市政园林处后,他依然保持着务实本色。他深入调研、勤于思考,力求每个项目方案最优化、投资最节省。33年来,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家级行业核心期刊发表8篇论文,主持的《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固液分离装置及化粪池》获国家发明专利。他依托东坝汉江大桥等项目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多次获得省级科技奖励。
攻坚克难的“铁先锋”
廖邦友的工作态度可以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形容。他带领团队以精湛的技术和出色的管理能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文昌南路建设项目中,面对高挡墙和高填方的技术挑战,他统筹考虑质量、安全、投资及工期等因素,编制专项作业指导书,确保工程按期高质量完工,成为城市建设的典范。在环城干道江北段建设项目中,他攻克了道路线位线型技术难点,制定了科学方案并成功实施,建成了安康市里程最长、等级最高、功能最全的市政道路工程。
在东坝汉江大桥建设项目中,他负责质量安全及技术管控工作,引进第三方检测监控机制和大桥建设全过程视频监控平台,确保工程按期建成并荣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此外,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长春路西段跨襄渝铁路转体大桥项目,成功实现单个T构转体质量1.6万吨、跨度85米的转体任务,该项目荣获陕西省优质工程奖。
为民服务的“暖心人”
廖邦友深知,只有建设好“大家”,才能让千万个“小家”过上幸福生活。在安康“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他再次肩负重任,担任长春片区项目指挥部技术管控组组长和新关庙汉江大桥工程建设组责任副组长。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两个项目均获评市级文明工地。
为破解地方财政压力,他成功包装世界银行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贷款项目,争取外贷资金4亿元,推动17个项目包顺利实施。
廖邦友牵头制定市政园林设施运维细则和考核办法,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消除安全隐患200余个,确保群众脚下的安全。
他还组建“市政橙”党员突击队,高效处置26次城市内涝及旱情灾情,展现了卓越的领导能力。他坚持开门问策,倾听民众需求,发布《一江两岸公园广场“微改造、精提升”征集意见》,建设3座市政“红色驿站”,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和帮助。红色驿站被表彰为全省新业态就业群体党建品牌,他负责的支部也被授予全市首批“五优党支部”荣誉称号。
廖邦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名字和“市政铁军党旗红、园林城市争先锋”的党建品牌一起深入人心。他用智慧和汗水塑造了一座幸福的品质之城,为安康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