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健 通讯员 熊雪芸
4月25日,位于安康城区南环干道南侧的汉水阳光怡养园城东分院七楼活动室里银发闪耀、群情激荡,30多位会员和10多个会员单位负责人欢聚一堂,为安康市老年基金协会第五届换届选举投上庄严一票。
经过半天的会议,选举产生了安康市老年基金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为助力老龄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载春秋,风雨兼程;五载耕耘,硕果盈枝。自2019年11月26日换届以来,安康市老年基金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秉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紧扣老龄工作实际,多方筹措基金,为助力老龄事业发展、传递社会温暖、促进老人幸福生活默默奉献。
及时援手显担当
老年基金协会是社会公益性组织,承担着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助老公益活动的职责。5年来,安康市老年基金协会主动作为,积极承担社会职责,在危难时刻显担当,帮助老人及其会员单位解决难题。
新冠疫情发生后,安康市老年基金协会迅速行动,立即组织理事单位和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并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各会员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抗疫。协会率先拿出资金5000元购买抗疫物资,第一时间送到汉滨区老年公寓、汉滨区阳光爱心护理院、汉滨区中心敬老院等养老机构,解决养老机构防疫物资不足问题。随后又多方筹资,争取到价值15万余元的防疫物资,及时送到反哺堂安康市老年公寓等多家会员单位,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021年,安康市发生洪涝灾害后,协会立即与陕西助老汇、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对接,募得价值10余万元的救灾物资,及时赠送给汉滨、岚皋、汉阴等重灾区,助力受灾群众恢复生活生产,在危难时刻体现了责任与担当。
温情服务现情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是协会的宗旨之一。5年来,每逢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安康市老年基金协会均会专门筹集物资,开展看望慰问活动,彰显人文关怀。
5年来,累计出资60余万元,多方募集价值150余万元物资,先后走访慰问八县两区一市1000余名百岁老人、特困失能、高龄贫困老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及农村“五老”人员,以及8家民办养老机构的疗养老人,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
为了引导全社会尊重退伍老兵,协会出资1万余元,向社会募得善款和物资11万余元,专门开展了“情暖老兵”活动。先后走进100余名偏远农村的抗战、抗美援朝和困难老兵家中,为他们送去了生活物资,让老兵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与关怀。
协会还参与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九九”公益日和农村养老服务项目,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服务、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连续5年对农村“失能”“五老”“老兵”和受灾群众进行慰问,举办文艺演出、“银龄风采”等活动,为2000余名农村老人送上文化大餐,用心用情让银发岁月充满希望和尊严。
培优基地促发展
为了促进养老事业快速发展,安康市养老基金协会以爱心护理工程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爱心护理基地建设,培树典型,引领、提升社会养老机构服务功能,给入住老年人群提供幸福、温馨的“家”。
5年来,争取价值60余万元物资,选树培育了阳光爱心护理院、汉滨区老年公寓、岚皋县老年公寓、汉阴鸿济医养中心、汉阴反哺堂老年公寓等5个基地,有效提升了养老基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功能。
在“乐龄工程”示范创建中,安康市养老基金协会通过抓住典型、以点带面的方式,遴选了6家养老机构作为示范单位进行创建。通过多年的培育和推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首个陕西省“乐龄之家”在汉阴县涧池镇花果村互助幸福院落地,并获资助30余万元,成为开在秦巴山区最为耀眼的“养老花”。
“站在新的起点上,安康市老年基金协会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与服务创新双轮驱动,在服务模式、资源整合、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安康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用智慧与情怀为老年群体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再次当选的安康市老年基金协会会长张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