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娟)近年来,安康中心城区房产交易与物业事务中心通过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汇民心、聚民力,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到“居民共治”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子。
据悉,该中心共负责实施安康中心城区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41个小区,惠及 5242户,目前已完成改造10个项目,涉及27个小区,惠及3090户,正在推进的长兴小区、兴安小区改造项目将惠及2152户。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之初,该中心与居民进行沟通,认真倾听居民对未来改造的期望。兴安小区改造专班成立4个工作组,深入住户家中,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南门小区入户发放调查表500余份。该中心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为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动员工作,在小区显眼位置张贴宣传展板,内容涵盖改造前后的模拟对比图、改造项目内容、预期效果等,让居民直观感受改造带来的变化。举办院落会、通气会、楼栋长会议、居民大会,为居民详细讲解改造政策,包括资金来源、改造流程、后续管理等,消除居民心中顾虑。组织“我看新家园”参观活动,邀请居民实地体验已改造小区。通过这些宣传动员,居民从最初的观望态度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
科学制定改造方案,组织召开多次居民座谈会,邀请街道办事处、社区、业委会、居民代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围绕改造项目、设计方案等展开深入讨论,重点答疑解惑,对于居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设计单位及时调整方案。此外,建立公示制度,将改造方案在小区内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保改造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居民意愿。
施工期间,建立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抽调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专门的改造工作组,长期驻现场办公,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累计解决施工噪音、扬尘污染、矛盾纠纷及群众诉求等问题430余件,处理满意率达90%以上。创新“错峰施工”和“划片区施工”法,最大程度减少改造施工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获得群众点赞。
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后能长期保持良好状态,注重引导居民建立自治管理机制,该中心会同街道办事处、社区完善小区业主组织建设,落实“一楼三管”,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搭建居民议事沟通机制,指导长兴小区业委会选举61名楼栋长,以改促治、以治促改,提升小区治理水平。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为主线,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指导长兴物业小区制定了“五星”幸福小区创建实施方案,新建南门小区公共服务用房约200平方米,按照“安宜物业”要求,推进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标准化、网格化、信息化,实现社区、业委会、业主、物业共建共管,全力打造“红色幸福小区”,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凝聚力,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