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千锤百炼铸匠才——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学院”激发发展新动能
2025-05-27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吴苏dYv安康新闻网

当秦巴山的春风吹绿汉江两岸,冰冻的雪水化作滋长万物的甘露,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像燕子衔着春泥归来般,从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的全国总工会办公室传来——安康市康嫂家政服务培训学校的金牌讲师王荣荣再次喜获殊荣,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无数次站上奖台、无数次荣誉加身,从一名普通家政学员到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再到如今的全国劳模,王荣荣的故事里,不仅暗藏着广大劳动者的奋斗足迹,更是安康市总工会多年来深耕人才培育、赋能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而今,一场以工匠精神为坐标、人才振兴为路径的创新变革正在秦巴大地发出激励人心的回响,指引着全市产业业态在工会力量的催动下,不断迈向新的高地。dYv安康新闻网

一朵耀眼“金花”的绽放之路dYv安康新闻网

时间回溯至2020年8月,在山西大同举办的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时年34岁的王荣荣屏息凝神。案板上,300克面粉与200克牛肉的精确配比考验着她的指尖分寸;灶台前,宫保鸡丁的爆炒火候牵动着每一根跃动的神经。当计时器归零的瞬间,她以行云流水的操作征服评委,一举摘得家政服务项目金牌。这一刻,不仅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更成为安康技能扶贫工程的里程碑。dYv安康新闻网

“是市总工会为我插上了追梦的翅膀。”谈及成长历程,王荣荣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19年,她走进安康市康嫂家政服务培训学校,20天的封闭培训彻底改写人生轨迹。从婴儿护理到营养膳食,从家居清洁到心理疏导,工会搭建的培训体系让她从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蜕变为市场认可的“全能管家”。当全国技能大赛的号角吹响,她从严格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作为安康技能人才的代表走向全国赛事的擂台并摘得桂冠。dYv安康新闻网

自此以后,荣誉接二连三地落到王荣荣的肩头。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如今的王荣荣,既是康嫂家政的金字招牌,也是秦巴山区万千劳动者的精神图腾。她的故事印证着市总工会的核心理念——“授人以渔,方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dYv安康新闻网

王荣荣的传奇,正在安康大地上批量复制。2024年全市劳动和技能竞赛现场,57名省级技术能手同台竞技的盛况,诠释着“工会搭台,职工唱戏”的生动实践。在茶艺师指尖流转的紫阳毛尖、在毛绒玩具设计师笔下的潮流IP……每个细节都闪耀着产业工人的智慧光芒。dYv安康新闻网

一座工匠学院的诞生密码dYv安康新闻网

2024年12月27日,黄叶漫天、冬雪纷扬,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内却暖意融融。随着红绸落下,“安康市劳模工匠学院”的金字牌匾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这个承载着产业腾飞梦想、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从构想到落地历时数月,凝结着市总工会“为产业育匠才,为发展筑根基”的战略远见。dYv安康新闻网

“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需要与之匹配的人才矩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赵立根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重若磐石。面对生态旅游、富硒产业、新型材料这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宏伟蓝图,人才缺口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仅民宿管家、低空飞行等新兴领域,全市专业人才缺口就达千余人。劳模工匠学院的诞生,正是破解产业跃升与人才断层矛盾的破题之笔。dYv安康新闻网

走进学院筹备办公室,墙上悬挂的介绍图令人振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如星辰列阵,实训基地似砥柱中流。课程设置直指产业痛点,为富硒食品企业定制质量管控课程、新型材料行业开发绿色工艺培训、民宿产业设计沉浸式服务模块。更令人瞩目的是创新的培养模式:企业选才、学院育才、大师成才,这种精准铆合的育才机制,让人才培养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dYv安康新闻网

国家级技能大师领衔人赵晓燕的办公桌上,人才档案册见证着筹备组的匠心。翻开册页,既有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骨干,也有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我们要打造的不是流水线上的技工,而是能引领行业变革的将帅之才。”作为劳模工匠学院的成员之一,她信心十足的话语中透着豪情。据悉,首期培训将聚焦技能精进、管理思维、职业素养等多维能力的提升,通过技术攻关擂台、大师工作坊、产业链研学等创新形式,锻造复合型领军人才。dYv安康新闻网

翻开年度成绩单,会发现市总工会的创新之举远不止于此。组建劳模工匠助企行技术服务队、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带火“生态旅游+”新业态、“技能培训直通车”开进社区村镇,2024年惠及劳动者数以万计。成效的背后,是“培育一个、带动一片、影响一方”的人才裂变。这样的例子,在富硒食品车间、智慧物流基地、消费电子生产线等处不胜枚举,当技能人才与产业链条深度咬合,产生的化学反应用量质齐升四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dYv安康新闻网

一曲汉江之畔的奋进长歌dYv安康新闻网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眺望,劳模工匠学院的蓝图愈发清晰。到2025年年末培养600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建设一大批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这些目标如同汉江上的航标,指引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航向。市总工会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为总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工匠学院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台设备、每一份教案,都化作托举产业腾飞的基石。在这里,技能传承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而是创新火花的碰撞场、产业升级的策源地。dYv安康新闻网

在劳模工匠学院的规划中,生态旅游实训基地的微缩景观引人入胜、智慧民宿管理系统将跳动实时数据、富硒茶文化体验馆飘散缕缕清香。这些未来可期的场景,正通过“大师带徒”“项目攻关”等创新机制照进现实。dYv安康新闻网

夜色中的汉江霓虹闪烁,和散落在城市不同区域的产业园区遥相呼应,白炽灯点亮“黑灯工厂”、披星戴月的产业工人满怀致富希望。一个个“王荣荣”用手中的锅铲、扳手、缝纫机,走向劳模工匠学院的训练场。这正是市总工会的作为证明:“劳动者的技能高度,决定着城市发展的质量厚度;产业工人的成长速度,丈量着乡村振兴的实现进度。”dYv安康新闻网

在这片催人奋进的热土上,工匠精神早已超越技术范畴,升华为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追求、偏毫厘不敢安的极致追求、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当劳模工匠学院的培训室内人头攒动,这些劳动者的身影,终将汇聚成“千亿集群拔地起,汉江潮涌创新天”的磅礴力量,为安康经济社会高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dYv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