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伟 通讯员 刘军艳
“以清育美德,用廉润心田。”近年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以“清廉校园”建设为抓手,将廉洁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师生成长全周期,着力构建“清明政风、清朗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的育人生态,让清廉之风吹遍校园每个角落,为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注入“廉动力”。
“我们坚持将清廉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孟宪康介绍,护理学院制定了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细化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同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常态化开展“四风”问题自查自纠,以制度刚性约束权力运行,让“干事、干净”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清廉建设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为破解责任落实“空转”难题,护理学院构建“四责协同”机制。党总支扛牢主体责任、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纪检委员强化监督责任,形成“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完整链条。
通过“党建+清廉”融合模式,学院将作风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机制,推动党建带团建、党员带群众,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2024年,护理学院教师党支部获评省级“样板党支部”,并入选全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成为清廉建设的“红色引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护理学院将“廉洁从教”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打出“教育+监督+激励”组合拳:组织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将廉洁表现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开展“陕西省教育系统违纪违法问题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四有’好老师”评选等活动,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通过挖掘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安康市突出贡献专家等先进典型,让“清廉”成为教师职业的“底色”。
“以前觉得‘清廉’离教学很远,现在才明白,严守课堂纪律、公平对待学生、拒绝家长宴请,都是‘清廉’的具体体现。”护理学院一位教师坦言。近年来,学院教师团队获国家级表彰10余项、省级表彰30余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清正教风”的内涵。
针对学生群体,护理学院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管理,通过“诚信守法”主题班会、“孝义文化进校园”“廉洁文化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以廉正身、以廉立行。同时,创新“双导师制”,为每个班级配备品德导师和专业导师,既指导学业规划,又涵养道德品格;推行学生管理网格化,及时解决学生困难,督促养成“刻苦学习、明礼诚信”的良好习惯。
“参加廉洁主题征文比赛后,我深刻理解了‘修德’与‘学艺’的关系。”2024级护理专业学生邢瑞曦说,“现在班里同学比学习、比技能,攀比吃穿的现象少了,学风更纯了!”
走进护理学院教学楼,“廉润心田”文化墙、廉洁主题书画展、红色廉洁故事角等阵地格外醒目;在学生公寓,“廉洁格言”贴、“清风信箱”成为师生互动的“连心桥”。学院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将清廉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布置、主题活动设计,让“清廉”从“文件”走向“场景”。
此外,学院还组织党员师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廉洁实践,举办“廉洁党课”等活动,让廉洁文化“活”起来、“动”起来。“现在,清廉文化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里,师生耳濡目染,自然就把‘廉’刻进了心里。”护理学院学生管理党支部书记秦海龙感慨道。
清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锲而不舍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护理学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清廉答卷”:教师党支部获评省级“样板党支部”,护理专业入选陕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博爱三秦’——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获省级“十佳项目”;护理专业(救护方向)教学师资团队获得安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生命守护者”奖杯;《“433”国际高端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