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龚颖楹 杨琼)近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绿色经济·活力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旬阳市仙河镇西沟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园区,沉浸式学习生态农业技术,系统探索绿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
实践队员们走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园区,水欢鱼跃,稻香四溢,伴着蝉鸣鸟叫,目睹了村民投放澳洲淡水龙虾虾苗的繁忙景象,现场聆听了一堂生动的“田间课”。项目负责人孙涛详细讲解“稻渔共生”模式(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运行原理、生态优势及关键技术要点等。队员们就土地规划、选种育苗、投苗养护、生态防虫等环节踊跃提问,认真记录,对“稻虾共舞、粮渔双赢”的生态循环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
“‘稻渔共生’模式成效喜人:亩产稻谷600公斤、龙虾150公斤,生态米售价每斤高达20元!”座谈会上,孙涛介绍的数据令队员们倍感振奋。聚焦技术推广难点、校地合作空间及未来发展,队员们结合专业所学积极建言,就降低农户初期投入风险、深化研学旅游与种养体验结合等关键问题展开探讨。
学以致用,数字助农的灵感在现场碰撞。实践队队员们在座谈中谈到:“这次田间实践意义非凡,我们不仅学到了生态农业技术,更在思考如何运用新媒体技能助力乡村品牌建设。我们可以利用平面设计特长,为西沟村设计更具吸引力的品牌Logo和宣传海报,并尝试通过直播电商,讲好‘稻渔米’和‘龙虾’的生态故事。”与此同时,实践队队员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眼光和专业技能,去发现、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探索为生态农业注入“数智”与“绿色”动能的有效路径。
据悉,该稻渔种养项目是践行“两山”理念,实施“千万工程”经验、依托生态渔业“倍增计划”打造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该镇大力支持,先后投入专项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及提供技术指导等。实践队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推动实践成果落地生根,为旬阳乡村产业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