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运根)今年以来,市水利局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将党建工作与水旱灾害防御深度融合,以党建“软实力”锻造水旱灾害防御“硬功夫”,用党员干部的“铁肩担当”筑牢水安全屏障。
聚焦主业,深耕水旱灾害防御“责任田”。年初,市水利局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列为“六大底线工作”之一紧抓不放、常抓不懈,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研判分析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出台《安康市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及早谋划全年工作思路与重点。调整充实2025年市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和人员力量,细化职责分工,确保领导、责任、工作到位。局属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化风险意识,带头扛牢责任,全面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补齐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及应急抢险技术支撑等方面的短板。落实157座水库249名“三个责任人”及66名水库行政责任人履责承诺,完成2635处山洪灾害危险区核定,更新村级行政、监测、转移、安置四个责任人4855个,修编水库、山洪、江河等预案,举办演练770场次。此外,全面完成水库大坝安全“三个责任人”、防汛“三个责任人”公示及山洪灾害防御“三个责任人”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工作,形成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防汛责任链条,保障汛期责任无盲区、措施不断档。
尽锐出战,守护人民群众饮水“生命线”。针对今年4月初至6月中旬旱情形势,市水利局党组迅速响应、科学部署,组织党员干部全力抗旱救灾,及时下发《关于做好当前干旱防御工作的通知》,密切监视旱情变化并积极应对。成立抗旱工作专班,党员干部带头下沉各县(市、区),深入一线督帮指导,确保抗旱措施落实到位。强化与农业、气象、水文部门的监测研判,密切监视河道旱警水位、流量及水库水位、蓄水量动态,及时分析研判并发布《旱情专报》4期,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召开全市抗旱保供保苗工作视频调度会,明确要求各县(市、区)保障群众生活用水,优化灌溉调度,发挥工程效益,凝聚抗旱合力。抗旱保供期间,锚定“水量不减、水质不降、供水不断”三大目标,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供水,全市累计开辟新水源407处、延伸管网604.35公里、出动送水车8640辆次,争取协调各级救灾(抗旱)资金3670万元,保障40.78万受旱群众饮水需求,确保未发生因旱致群众饮水困难情况,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双值双带,织密精准监测预警“安全网”。建立汛期“双值双带”值班值守制度,每一班明确两名县级领导带班、两名干部值班,实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切实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各级党组织强化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学习,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承担带班值班任务,在“七下八上”期间,认真落实双值双带、监测预警、会商调度等制度,密切监视天气及雨水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扎实做好汛期带班值班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布书面预警44期、预警短信76.15万条,成功应对4轮区域性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