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乔) 灌香肠、熏腊肉,拓祝福、写春联……1月5日,“镇坪县腊肉节”拉开帷幕,一大早,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镇坪腊肉腌制技艺”非遗工坊——镇坪县汉巴食品有限公司门前支起了巨型大铁锅,炖上了500斤的腊肉、腊排、腊猪蹄和香菇、竹笋、干洋芋等辅料。
镇坪腊肉历史悠久,在数百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2013年9月11日“镇坪腊肉腌制技艺”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镇坪腊肉腌制非遗工坊更是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原扶贫开发办公室认定为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活动现场,镇坪县为汉巴食品有限公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授牌。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腊肉、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与8个农民合作社、280余农户合作,建示范基地6处,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户增收双赢的目标。
“喝口腊肉汤,给个皇帝都不当!”腊肉节准备了20个大吊锅,把大铁锅炖的各种腊肉和各种炒菜美食摆成长桌宴,让到场的嘉宾和群众共同品尝。镇坪腊肉节不仅仅是一场腊肉美食的集会,更是一种非遗技艺的传承。活动现场还邀请了陕南民歌传唱人夏梅子为大家献唱民歌,并举办了“追寻非遗味道”米花糖制作体验活动和“传承非遗技艺”拓印美好祝福活动,以及“金蛇送福 文化进万家”义写春联等活动。
“镇坪腊肉,历史悠远,风味独特,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镇坪的非遗文化传承。镇坪县汉巴食品有限公司是安康市富硒猪肉食品产业链主企业,生产的汉巴腊肉也是镇坪腊肉的代表产品。”镇坪县副县长陈登禄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美食与文化的激情碰撞、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互鉴,更是镇坪县委、县政府践行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发展理念,以品牌活动撬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