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多次走访当地古城老街,察看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并作出重……
-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深厚力量文化建设,着……
-
[天天学习]在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西北方,一座寿桃形孤峰静卧于群山之间,这里就是开启福建远古文明神秘大门的万寿岩遗址。万寿岩遗址由灵峰洞、船帆洞等遗……
-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考察调研。和顺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考察中……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金秋十月,神州大地的广袤田野、美丽乡村一派忙碌。各地因地制宜,不断壮大……
-
古树名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被誉为绿色“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
-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中秋佳节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血脉,寄托着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对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时光流转中,“秋暮夕月”的虔诚祈愿仍在耳畔,敦煌壁……
-
新疆帕米尔高原上,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观看了《玛纳斯》……
-
“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
-
【本期导读】“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
-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察看关城并听取长城保护情况介绍。他强调:“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
-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中秋节之际,一起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
-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些地方,藏着人与自然最和谐、最动人的相遇。纪录片《幸会中国》走访全国12个生态样本地,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真实而温柔的故事。这一……
-
“文化是灵魂。”一个多月前盛大阅兵仪式所激发的爱国情感仍然炽热。10月的北京,秋意正浓,天安门广场红旗猎猎,人们在这里感悟历史与文化,满怀对伟大祖国的热……
-
文化关乎国本,关乎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悠悠文脉,绵延千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