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弦板腔)
弦板腔是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乾县、兴平、礼泉等地的传统地方戏剧,属于皮影戏的一种。弦板腔以地方方言为唱白,有生、旦、净、丑等角色,包含9种唱腔板式,节奏明快,唱腔刚柔相济。
1957年,乾县率先将弦板腔搬上了舞台,以演员取代皮影,并在剧目、音乐、布景、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改革,让弦板腔拥有了更广泛的受众。2006年,皮影戏(弦板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28日,乾县弦板腔剧团的演员们在排练。 记者 张乐佳摄
弦板腔表演剧照。 乾县文旅局供图
年逾80岁的丁碧霞是弦板腔的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现在,她已经不常跟着剧团到处演唱弦板腔了,最主要的任务是教年轻人唱戏。但有时“戏瘾”犯了,丁碧霞也会痛痛快快地唱一段。“在乾县,男女老少都会唱几句。”丁碧霞这样形容当地人对弦板腔的热爱。
经历过濒临失传,也经历过复兴重演,这个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戏剧,如今仍在关中大地流传。怎样让弦板腔继续唱下去、唱得响?热爱弦板腔的人们从未停止过思考和探索。
音律节拍 自成风格
皮影戏(通渭影子腔)、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腾冲皮影戏)、皮影戏(弦板腔)……翻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皮影戏项目不胜枚举。
作为一种广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戏曲形式,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种类众多,主要区别在于声腔和剧目方面。弦板腔便是其中风格极为独特的一个代表。
弦板腔从何而来?说法不一。据《陕西省戏曲志·咸阳市卷》引王绍猷先生考证:弦板腔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关中乾县、礼泉、兴平等地,尤其在乾县流传最广。
“乾县弦板腔又称板板腔,因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得名。”乾县弦板腔文化研究者赵秦波介绍,弦子和板子分别是弦板腔乐队里“文乐队”和“武乐队”的领头乐器,演奏时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随着时代变化和听众习惯的改变,如今,弦板腔已经从幕后演唱逐渐转变为台前表演,伴奏乐器也不止早期的二弦、三弦、板子,还增加了板胡、二胡等多种乐器,形成了浑厚、明快的音乐特色。
“弦板腔就是好听!听着心里舒坦!”在弦板腔演出现场,记者随机询问群众,得到这样的肯定回答。但弦板腔的特色是什么?究竟好听在哪?7月28日,记者见到了乾县弦板腔剧团作曲人袁方,他以大众熟知的秦腔“对标”,展现了弦板腔的独特魅力。
“弦板腔的特色其实和秦腔较为接近,既有豪放大气的一面,又有温柔婉转的一面。”袁方说,“但不同的是,弦板腔的节拍更灵活、唱法更丰富。比如说,弦板腔的唱腔板式多达9种,通俗来说,就是弦板腔的节奏更富于变化,听起来更灵动婉转。”
“弦、板乐器巧妙配合也是弦板腔的一大特色。”乾县弦板腔剧团乐队的任勇和张遵超一个打板,一个拨弦,是一对“忘年交”,两人虽相差十几岁但默契十足。他们告诉记者,乐队是弦板腔演出的“幕后功臣”。演出进行到高潮的时候,乐队的老师傅甚至会站起来演奏,而懂行的观众都会挤到乐队跟前叫好,倒忘了台前唱戏的演员。
说到演员和唱腔,丁碧霞告诉记者,弦板腔的哭音是一大特色。“哭音即角色伤感、伤心时的唱腔,听起来哀伤婉转、感人肺腑,非常有感染力。这在弦板腔经典剧目《紫金簪》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丁碧霞说。
不断探索 走向大众
“我们小时候,皮影戏在村口演,场场都观众爆满。后来,弦板腔上了大舞台更火爆了,人人都会唱两句《紫金簪》。常常演员在台上唱,老婆老汉们在台下跟着唱。”在乾县姜村镇,62岁的弦板腔爱好者郭立户回忆说。
随着时代发展,弦板腔在不断探索、不断提升。
赵秦波告诉记者,弦板腔最早是底层大众的一种娱乐方式,“车车一拉,竿竿一撑,亮子一捧”,随时随地便能开唱。也正是在这样村头村尾、走街入巷的演出中,弦板腔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小戏”逐渐没落,弦板腔也不例外。20世纪50年代末,陕西对地方剧种进行了挖掘保护,乾县被设为弦板腔剧种保护试点。
为了让弦板腔有更大范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957年,乾县组织剧团首次尝试将弦板腔搬上了舞台,以演员取代皮影,并在剧目、音乐、布景、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改革。1959年,乾县弦板腔剧团的第一出弦板腔《槐荫媒》赴西安汇报演出,新颖的形式、精湛的演出,在古城引起了极大轰动,也为乾县走好发展弦板腔之路带来了信心。
此后,乾县弦板腔剧团相继创作排演了《九连珠》《取桂阳》等作品,并赴甘肃、宁夏等地演出,进一步扩大了弦板腔的知名度。弦板腔迎来了一段发展的鼎盛时期。
时代的发展总是充满机遇和变数。改革开放后,我国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在多种新兴文艺产业冲击下,传统戏曲观众流失,弦板腔的传承保护也再次成为难题。
2006年,皮影戏(弦板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乾县为保护传承弦板腔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划拨专项经费,创排新剧目,组织编辑出版相关书籍……特别是2008年,乾县重组了乾县弦板腔剧团,让弦板腔再次拥有了亮相的舞台。
创新编排 掀起风潮
2014年7月,经过6年的探索,乾县弦板腔剧团迎来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剧团创排的弦板腔现代剧《范紫东》被确定为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参评剧目,并一举斩获优秀作曲等9项殊荣。
“传统戏曲要发展,不能只靠传承,必须要与时俱进。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创新题材,让弦板腔反映当下现实。”乾县弦板腔剧团团长付飞社说。
2017年,剧团再次组织排演了反腐题材的大型弦板腔新编现代剧《迟到的忏悔》,并于2017年9月在榆林参加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演出,一举斩获文华剧目奖、文华优秀编剧奖、文华作曲奖3项大奖。
“该剧塑造了老共产党员李耕田顾大义、讲亲情的形象,同时讲述孙儿李兴在人生磨炼中吸取父亲教训、不断成长的故事。剧目展示了我党在反腐斗争中惩治腐败分子、警示教育党员、锻炼培养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历程。”付飞社说。
2023年9月,新编大型弦板腔现代戏《南北岭的变迁》在咸阳市大秦剧院参加了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展演。该剧展现了北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怀仁在农村改革中由一人富带动全村富、由北岭村富带动南岭村富,把南北岭建设成富裕和谐美丽新农村的探索奋进历程。该剧目一经演出,就引发了群众的观剧热潮。
几经时代沉浮,弦板腔台上的演员从未停止过演唱,台下的观众也一直追随。弦板腔的生命力,在“唱”与“听”中不断延续。
“无论新戏老戏我都爱听,各有各的味道!”如今,郭立户除了去现场看演出,还经常在手机上通过短视频看戏。他的短视频平台账号里收藏着不少弦板腔演出片段,收获的点赞评论不少。虽然没了小时候并排坐在皮影“亮子”前的小伙伴,但郭立户如今在互联网上有了许多“新朋友”。
弦板腔也呼唤更多年轻的观众。
在乾县姜村镇,赵秦波筹办的乾州地域文化博物馆,成为最受周边学校学生欢迎的课外研学基地。
“我第一次听弦板腔,感觉挺有趣!”“我小时候听妈妈唱过,自己会跟着唱几句。”“原来我们县城还有国家级的非遗,历史这么悠久。”……
今年初,姜村初中的学生来这里研学,在博物馆的弦板腔展柜前,他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热烈地讨论着。
“对学生来说,家乡的本土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弦板腔,了解乾县。”姜村初中校长王军说。
三秦守艺人 | 丁碧霞:只要有观众,就一直唱下去
1944年,丁碧霞出生在咸阳市乾县临平镇。当时,弦板腔在此地广为流行,形成了人人听戏、人人唱戏的风尚。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丁碧霞在童年时期就对弦板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踏上艺术之路的60多年里,她从未停止对弦板腔的热爱,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一路成长为弦板腔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我从小就爱戏,但家里条件不好,十五六岁才有机会上戏校。”7月1日,在乾县弦板腔剧团,回忆起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丁碧霞记忆犹新。
1957年,乾县率先把弦板腔从皮影“亮子”搬上了大戏舞台,让秦声中的这一特有唱腔唱响西北五省(区)。1961年,乾县人民剧团正式更名为乾县弦板腔剧团,创排了一系列优秀剧目,演出不断,广受欢迎。为了培养更多年轻的弦板腔演员,乾县成立文化艺术学校,面向社会招收学员,丁碧霞正是在这一契机下走上专业学习弦板腔的道路。
“其实,刚报名时老师都在劝我,说我年纪偏大,吃不了练功的苦。我跟老师说我爱唱戏、只想唱戏,求老师一定要收下我。”就这样,丁碧霞写下了求学保证书,得到了3个月试学的机会,正式开始了“没黑没明”的练功生活。
在艺校的那段时光,丁碧霞废寝忘食地苦练基本功。在郝振安、马怀玉、陈文宇等弦板腔老艺人手把手地传授下,她的基本功越来越好。
1962年,丁碧霞被分配到乾县弦板腔剧团实习演出,与弦板腔名家王碧云、刘智民同台表演。前辈们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娴熟的表演技巧让她受益匪浅。1979年,乾县推出献礼戏曲《紫金簪》,丁碧霞担当主演,登上了表演艺术的高峰。《紫金簪》成为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如今,丁碧霞依旧在改编创排新戏方面不断努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弦板腔表演新秀。她还坚持每年到各地巡回演出,为弦板腔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丁碧霞对弦板腔的“痴”,体现了老一代弦板腔人共同的个性和追求。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乾县弦板腔剧团逐渐发展壮大,弦板腔也越唱越响,不断涌现出优秀的经典作品。如今,剧团坚持送戏下乡,在农村地区举行惠民演出,为年轻人教授弦板腔技艺。
“我们希望有更多人来听弦板腔,有更多年轻人来学习弦板腔。”丁碧霞说,“只有真心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好,只要有观众来看,我们就会一直唱下去。”
记者手记 | 让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
记者走访了近10名乾县弦板腔剧团现任团员,被他们对弦板腔的热爱深深打动。无论是演员还是乐手,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每个人都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为群众奉献精彩的演出。这份热忱令人动容。
同时,记者也看到,和许多非遗一样,弦板腔的演员普遍年龄较大,缺乏更多年轻一辈接过接力棒,传承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如今,互联网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许多非遗往往难以争夺流量进入人们视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魅力。在与年轻听众和学校学生交流过程中,记者能够感受到年轻人对传统戏曲悠久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只是缺乏机会和渠道去学习、了解非遗。
校园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场所,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地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让学生走近非遗,并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了解非遗制作技艺。同时,也要利用好互联网资源,以多媒体平台扩大非遗的传播,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记者 张乐佳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