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梁峁上,有一处距今约4500年—4300年的龙山时期区域性中心遗址——芦山峁遗址。这里出现了一批丰富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存,包括大量精美的玉礼器和目前发现的中国年代最早的陶瓦,以及一组规划有序的高等级院落建筑等。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些发现共同构成该遗址作为区域核心聚落的标志性要素,具备了早期文明的重要特征,对探索史前中国区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2019年3月29日,芦山峁遗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座沉寂千年的山峁再次走进大众视野。早在43年前,芦山峁遗址便引起人们的注意。1981年,延安市群众艺术馆从芦山峁村征集到28件龙山文化时期的玉器。通过调查,工作人员在此发现了芦山峁遗址。1992年,芦山峁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24万平方米。1998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发布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确认芦山峁遗址的分布范围为60万平方米。
在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以及“考古中国”系列研究项目中,“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被确定为推进区域文明化进程研究的重点课题。芦山峁遗址被选定为该课题的核心聚落,从而启动了延安地区沉寂已久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和相关研究工作。
2014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基本确认了遗址范围,掌握了遗址核心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遗迹分布规律,确认遗址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发现的遗迹超过300处。
在遗址的核心区——“大山梁”的顶部钻探确认了至少4座大型夯土台基,由北向南依次为寨子峁、小营盘梁、二营盘梁、大营盘梁。每座台基上坐落着规划有序的围墙院落和建筑群,相当于4座相对独立而联系密切的夯土台城和高等级院落遗址。
在芦山峁目前发现的建筑遗存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大营盘梁顶部的一组院落建筑群。考古工作者认为,其布局有整体方正规整、局部中轴对称、内外界限明确、前后层次清晰等特征。其中轴对称的院落建筑遗存,是目前我国揭露的年代最早的中轴线对称式四合院实例,或可视为宫殿建筑的重要源头。
大营盘梁院落建筑群由3座相对独立的院落组成,面积较大的一号院落居北,二、三号院落位于一号院落南部的左右两侧,3座院落均设夯土围墙,呈“品”字形分布。整体来看,无论是3座院落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还是各院落院墙围合的空间形状,均呈现规整方正的特征,表现出较强的规划性。
芦山峁考古队领队马明志说:“龙山文化晚期至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都邑遗址,其宫殿或宗庙建筑布局均与芦山峁的大营盘梁宫殿院落布局接近,如二里头、殷墟及周原遗址凤雏建筑群等,均呈现出较为严整的四合院式格局。虽然相隔千年,但它们之间很可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承袭关系。”
考古人员在房址、院墙、广场的夯土中,多次发现用玉器奠基的现象,器类包括玉刀、玉璧、玉琮、玉环等。此外,发现多例用猪下颌骨为房屋奠基的现象。在大型房址附近的堆积中,还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筒瓦及槽型板瓦,个体超过100件,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瓦。
延安市文物研究院院长张华介绍,芦山峁遗址文化面貌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至二里头文化晚期为主。而这一时期正是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重要时间节点,是文化中国和文明中国的重要区域。在这个大的文化圈内,东边有陶寺遗址,北边有石峁遗址,西边有齐家文化,南边有客省庄文化。芦山峁城址的布局结构独特,先民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依据地势将城址分别建在相邻的山峁上。这种城址布局与同时期整个北方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址相比,有着极大的特殊性。
目前,芦山峁遗址已被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与《陕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2022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芦山峁遗址保护规划(2021—2035)》,为遗址保护利用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同时,延安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芦山峁遗址保护性征地及道路改造,项目拟征收遗址核心区土地8.5969公顷,硬化遗址区连接道路1.965公里,为后续实施遗址保护专项工程奠定基础。当前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重点区域勘探和不同功能区考古发掘力度,启动芦山峁遗址整体保护工作,加快打造集文化性、生态性、体验性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使芦山峁遗址成为遗址保护、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的典范,为国家‘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等重大项目提供科学论证,为推动延安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