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刚 董意丽
陕南的早春乍暖还寒,奔走在白河县城大街小巷的顺丰快递、京东快递的配送员们戴着样式统一的羊绒围巾,感觉格外温暖。让他们感觉到温暖的还有为他们送来围巾的人——共青团白河县委工作人员。“每天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这些手套和围巾太实用了,没想到党组织这么关心我们,真的很感谢!”白河县顺丰快递负责人党立志感慨地说。
近年来,白河县以办好“暖新”实事为抓手,着力解决“两新”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出了一条破解新兴领域党建“覆盖不全”的有效路径。
有呼必应 立足需求暖心
3月21日下午,安康悦康源纺织品有限公司员工张桂红放下手上的工作,到茅坪镇中心小学接孩子放学,然后把孩子带到公司隔壁的妇女儿童之家,再回到岗位继续工作,前后总共耗时半个多小时。
“我家住在茅坪镇义和村,公司在茅坪镇茅坪社区。以前我接到孩子要先送回家再回来工作,来回折腾不说,孩子在家也没人照顾。现在把孩子接到这里,让他在隔壁和小伙伴们看书、写作业,还有文化水平高的姐妹可以帮忙辅导一下,我们也能安心工作了。”对于这个妇女儿童之家,张桂红和公司其他的女职工都很满意。
“去年6月,我们向镇上反映了很多妇女因为孩子放学后无人照顾,导致公司员工难招聘、不稳定,订单不能按时完成的问题。当月,县妇联就来我们这里调研,同年9月就帮忙建成了这个妇女儿童之家,建成之后我们员工工作更稳定了,产值也上升了。”安康悦康源纺织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薛正双说。
按照“行业主管、区域兜底”的管理模式,白河县制定了“问题收集——研判反馈——分工解决——跟踪服务”闭环机制,由各镇收集信息,研判后反馈至县委“两新”工委,由工委分配至相关部门,列入《“暖新”实事清单》督促相关部门解决,确保“有求必应”。
未呼先应 主动服务连心
“店面环境卫生清理以后,我们从‘黑榜’到了‘红榜’,客人信任多了,生意也好多了。真心感谢市场监管的同志对我们的帮助。”城关镇南台路经营主体城固米面皮的邹老板高兴地说。
“红黑榜”是白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食品餐饮等“三小”行业流动性大、市场混乱等问题推出的新制度,定期检查,合格上“红榜”,不合格就要上“黑榜”。看似严苛的制度背后,其实是该局主动服务的满满诚意。“张榜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解决,我们通过结对子、交朋友、促提升、帮发展、作示范活动,按照科级领导包片、干部包户、一体同责、三年不变的方法推进‘三小’行业整治,促进行业整体提升。”白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叶桂成介绍,“经过近一年来的帮扶指导,已经有11家店面从‘黑榜’到了‘红榜’。”
除此之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成立11个“小个专”党建指导站,主动提供财税知识培训、证照办理指导、法规政策解读等服务,走访发现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121个。
一呼百应 同题共答凝心
3月16日,淅淅沥沥的春雨突然来袭。位于白河县城关镇清风路口的“爱心驿站”里,环卫工端着热水坐在一起感慨:“有这样一个地方就是好,以前还要到处找地方躲雨,现在不用到处躲雨还有热水喝。”
像这样的“驿站”,白河县城内有6个,室内配有空调、微波炉、烧水壶、应急药箱、电暖器、报刊书籍、雨伞等设施设备,能够有效满足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了喝水、累可歇脚、伤能急救、临时避雨等需求。
除了“爱心驿站”提供暖心服务,县住建局和县妇计中心还为环卫女工提供免费体检、县市场监管局为新就业群体发放“夏日清凉爱心大礼包”、县委社会工作部为新就业群体青年送去党的创新理论……
环卫工余小玉说:“作为一名环卫工人、一名党员,我感到十分骄傲。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要带头把活干好,对得起我党员的身份。”
白河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介绍,自“暖新”实事实施清单制以来,县委“两新”工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聚焦“两个覆盖”目标,通过联席会的形式共商共议,推动各镇、各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同题共答,全力做到让好政策可感可享、让“两新”群体有盼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