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白河
铁犁铧浇铸 炉火旁的传承与坚守
2025-04-29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朱明富mXq安康新闻网

炉火通红,铁花四溅。十几名工匠在各自位置上忙碌着,沸腾滚烫的铁水倒入模具时“呲呲”作响,一条条铁铧瞬间成型。近日,在白河县仓上镇马庄村的宋家大院,一项传承了几千年的老手艺犁铧浇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mXq安康新闻网

mXq安康新闻网

打修铧模mXq安康新闻网

mXq安康新闻网

铁铧制品mXq安康新闻网

“铸铧是个细致活儿,把1300多摄氏度的铁水倒进模子,出模成品只有几秒钟,既要掌握速度又要眼尖手快,不敢有半点马虎!”负责浇铸的宋祖新介绍说,“铸铧的工序并不简单!首先要收集废铁、绵沙土、焦炭、木炭、铅水等原料。铸铧时,要先打修铧模,并用沙窖模架固定稳当,然后把铸铁上炉熔化,将铁水均匀倒入铧模内,再刨去铁镏磨掉毛边,完成这些步骤,就铸成了我们耕地用的犁铧。”mXq安康新闻网

mXq安康新闻网

完整犁具mXq安康新闻网

犁铧是乡下人最熟悉的农业生产工具,发明于公元前6世纪,距今已有2600多年,承载着古老的农耕文化和先民智慧。马庄村有着悠久的铁铧制作历史,早在清代初期,村里就有大户人家引进了铸铧技术,有了家庭式手工作坊,用黄土烧制的“土”模具经过不断改进完善沿用至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马庄大队就有个颇具规模的铸铧厂,生产的铁铧不仅满足了附近几个乡镇农业生产的需求,还销往旬阳、竹山等地。mXq安康新闻网

mXq安康新闻网

浇铸铁铧mXq安康新闻网

宋祖新的叔祖父是当年铧厂的“掌勺”师傅之一,在一次次观看大人们操作中,他也学会了从制模到熔铁浇铸一整套铸铧技术。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传统的铁铧制作工艺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但在陕南一些山区坡地仍延续着犁铧耕作方式。“前些年,多数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种地的少,好多年没有开炉铸铧了,很多年轻人都没有亲自体验过制作过程,听说我们这儿又开始铸铧,连县城的人都赶来看稀奇!”宋祖新说。mXq安康新闻网

如今,人们的粮食安全和珍惜土地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烙着乡愁印记的古老铸铧工艺也将再获新生。 mXq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