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浩 文/图
霜降时节,漫步于白河县城关镇的街巷阡陌,一幅幅党群连心、社会和谐、治理有序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该镇以“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宗旨,以“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为核心,通过“三项机制”筑基、“四个聚焦”破题、“六大专项行动”赋能,在秦巴山水间绣出基层治理现代化、服务群众精细化的时代新篇。
“三项机制”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闺女,红本本送到家啦!”当清风社区73岁的程及芳老人接过社区干部递来的残疾证时,眼眶湿润地给女儿打电话。身患腿疾的她曾为办证犯愁,如今,网格员上门采集、远程视频鉴定、干部代跑送证的全流程“零跑腿”服务,让程及芳足不出户解决了办证问题。
这正是“叫应帮解”机制为民纾困的生动缩影。小小的证件背后,是白河县城关镇精心构建的受理登记、研判交办、清单管理“三项机制”。为确保“叫应帮解”规范运行,该镇编制了《“叫应帮解”问题办理流程》,明确县里转办、镇上受理、村里承办,细化各类诉求“谁来接、怎么办、何时结”问题,让群众办事如同有了“导诊台”。专班每周召开研判会,对各类问题“过筛子”审查。急事随到随议,村(社区)能够解决的立即“派活”,镇上难题当天上报。所有问题分类建账,责任人、时间表公开透明,全流程跟踪。社区干部形象地说:“上了账本的问题,就像挂了专家号,迟早治好。”
“叫应帮解”的“限时令”,就是要让民生难题快速化解,提升矛盾化解率和满意度。该镇主要负责人表示:“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力求简单问题当日结,一般问题7天解,疑难杂症一月清。群众按下呼叫键,干部必须最快响应。”
“四个聚焦”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事
“肖支书,电梯坏了,怎么办……”“别着急,马上到。”河街社区党总支书记肖婷婷接到群众求助后,迅速带领社区干部到场了解情况。
据悉,河街社区12号回迁楼电梯故障,292名居民出行受阻,但该楼无大修基金,逐户征收维修费用耗时长。“为快速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我们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协调物业垫资维修,很快便恢复了电梯运行。”肖婷婷介绍道。这一高效解决问题的案例,正是城关镇以“四个聚焦”践行“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实践。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加快建设平安和谐乡村,该镇突出“四个聚焦”。聚焦“叫”字畅渠道、聚焦“应”字快响应、聚焦“帮”字解民忧、聚焦“解”字促和谐。既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民声“上得来”,治理“靶向准”,又优化响应机制,确保问题分级闭环管理。更注重政策资源整合,实现“一对一”跟踪服务。
从“电梯故障”的快速解决到机制的顺畅运行,“四个聚焦”让群众诉求转化为治理动力,既展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速度,更传递了“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温度。
“六大行动”把服务送到灶台炕头
“社区干部及时沟通,广场舞音量小多了。”
“天旱水源告急,幸亏村里及时送水上门,解了燃眉之急!”
“感谢村里在夏收时及时解决收割机短缺问题,让我家200亩小麦3天收割完毕。”
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的迅速解决,得益于该镇“六大专项行动”的推行,从“接诉即应”到“未诉先办”,服务力量真正下沉到群众身边,有力推动了“叫应帮解”社会治理机制在白河县城关镇的落地生根。
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白河县城关镇开展党建强基赋能、惠农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宣讲、创业就业服务、文明新风引导、矛盾纠纷化解六大专项行动。围绕群众关切精准施策,“抢答”回应群众诉求,让每项服务都落到实处。自“六大专项行动”实施以来,该镇组织党员培训20场次700余人,开展惠农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宣讲23场次1800余人,推荐创业就业岗位信息500余条,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孝义之星”26人,化解矛盾纠纷86件,进一步深化落实了“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弘扬了文明新风、维护了社会稳定。
“叫应帮解”这根针,穿的是民生万条线!从“电梯维修”到“麦田抢收”,从“噪声风波”到“旱地甘泉”,千丝万缕的民生线,正被这根名为初心的绣花针,细细密密绣进秦风楚韵的图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