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无尘)近年来,安康高新区锚定“三个年”活动目标,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系统实施“政务提效、要素聚能、法治护航、产城共融”四维工程,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架设政务改革“连心桥”,畅通服务供给主动脉。创新推行“三减两免一优”工作举措,结合政务服务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对无法律依据、能够精简的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全部进行清理。建立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052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175项、行政备案事项清单175项,调整权责和取消事项14项,减时间比例达81.4%,即办件占比达52.49%,网上可办率达97.7%,全程网办率达76.8%。
筑牢要素保障“生命线”,培育产业发展新沃土。创新搭建重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树”,推动重点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线上受理及办理,有效解决信息查询繁冗、业务流程复杂、政策获取困难等痛点问题。截至目前,已为轩意光电三期光学器件基地项目、禾瑞光汽车影像产业园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提供工程建设“一站式”线上审批服务,通过各部门之间事项信息互联共用,实现了项目审批流程精简40%,有效节约了企业办事成本。
竖起法治建设“公平秤”,打造市场活力强磁场。制定《安康高新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方案》《安康高新区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处理回应机制》等工作举措,定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相关工作,加强政策文件审查和信息报送。同时,紧扣“管出公平和秩序”,创新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治理格局,积极推行多部门联合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一业一查”,在保护市场主体的同时,提高市场主体自我纠错能力。
绘就产城融合“新画卷”,构建宜居宜业生态圈。以构建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为突破口,推动资源下沉、城乡贯通、优质均衡,全力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累计建成投用1个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46个文化服务中心,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个、主题社区1个,推动高新一小等7所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开放时间42小时以上,切实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安康高新区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乐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