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拥
日前,汉滨区“陕茶一号”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双龙镇召开,围绕茶产业的提质增效、逐步壮大,记者专访了汉滨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人选王小龙,看汉滨区在富民兴业的过程中,如何将一片绿叶转化为“金叶子”,引领群众迈步奔上振兴之路。
俯瞰双龙镇新农高茶园
记者:“陕茶一号”在汉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王小龙:汉滨区委、区政府把茶产业作为全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打造“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公用品牌。“陕茶一号”已经被列为全国茶树3大主导品种之一,填补了陕西茶树品种空白,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打牢产业基础。种子是农业的基础,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汉滨历经20多年选育了“陕茶一号”,填补了汉滨茶产业全产业链种业空白,在全省内实现了率先突破。二是引领科技新茶。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的集成和体现。所以“陕茶一号”代表了陕西乃至国内茶产业的最高技术成果。“陕茶一号”在汉滨的应用推广,对提升汉滨茶产业科技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三是提质增效,换代升级。良种的作用是在同等条件下产生明显的增产增效和抗性作用。“陕茶一号”在汉滨10多年的推广已经突出表现出增产增效的潜力,被广大茶农所接受,产品也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记者:“陕茶一号”于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公布为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之一,汉滨区如何更好地宣传推广“陕茶一号”?
王小龙:首先要在汉滨区加大推广力度和加快高标准茶园更新换代,加快“陕茶一号”高质高效茶园建设,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茶产业效益,促进茶农增收致富。其次是加大种苗繁育力度、确保种苗质量稳定,积极为周边适宜区省份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加大“陕茶一号”在全国推广力度。最后要深化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示范,促进良种良法的配套,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主导品种的作用。
记者:“陕茶一号”作为陕西茶产业一项重要技术成果,有哪些创新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观茶叶加工厂
王小龙:一是品种创新。“陕茶一号”是从当地群体种中选育出来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持嫩性强、高产优质、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的特性。二是技术创新。通过实践总结,目前已经形成了“陕茶一号”多分枝壮苗培育技术、快速成园技术和形成系列标准体系的产品加工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为汉滨茶产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保障。三是模式创新。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支撑、农民主体”的全产业链产业化推广模式。近3年累计推广49.37万亩,产值67.98亿元,总经济效益10.91亿元;累计带动茶农25.2余万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目前,“陕茶一号”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下一步将如何实现更深层次的提质增效?
王小龙:近年来,“陕茶一号”通过茶树品种和产品质量双重优势,有效提升了“安康富硒茶”的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安康富硒茶”品牌价值达到43.8亿元,稳居全国20强。下一步汉滨区将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聚力打造汉滨“陕茶一号”公共品牌,充分利用安康富硒资源优势,强化品牌管理和质量管控,加强茶园补硒技术推广应用,做强“安康富硒茶”。
记者:今年汉滨区在茶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王小龙:2024年是“十四五”的关键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汉滨茶产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今年,汉滨区将整合和筹集各类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从高质高效茶园建设、茶旅融合发展、品牌宣传推广、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茶产业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促进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态、茶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汉滨迈向茶业强(县)区,把茶产业这张重要窗口的“金名片”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