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禹玲玲)近年来,汉滨区建民街道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粮油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办、村主要负责人是粮食生产安全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深入抓,确保粮油生产面积全面完成。同时,建立执行领导干部包抓示范点制度,持续完善办级领导包抓和督查检查制度,落实办级领导包联村或重点园区责任制,办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农综站长每人包抓200亩以上的粮油示范点1个,重点村支书包抓100亩粮油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办粮油产量稳步提升。
充分考虑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因地制宜地规划了“南边蔬菜,北边粮油”的农业格局,旨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北边的西山村和东山村,重点培育了4个粮食生产经营主体,4个主体示范点总面积达到了820亩以上。通过引进高产优质品种、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显著提高了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南部地区建设了4个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了13600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了2600亩,设施蔬菜产值预计超过7000万元。这些设施蔬菜基地不仅采用现代化温室大棚、智能灌溉等先进技术,还引入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250多人从事蔬菜种植和加工工作,人均年工资收入达到了3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有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撂荒地,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如土地流转平台,提供信息对接服务,促进撂荒地流转与再利用,激活土地活力。
针对不同类型的撂荒地,建民街道遵循“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合理规划种植结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确实无人耕种的撂荒地,街道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合作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撂荒地的有效治理和集约化利用。截至目前,建民街道已成功治理撂荒地726亩,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在关键农时节点,农综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苗情、墒情、病虫害的实地调查,精准把握农田生产现状。基于调查结果,技术人员科学制定粮食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方案。通过举办培训会,指导农户根据时令、土壤湿度和作物生长状况,精准施策,科学实施田间管理,指导工作涵盖清沟排水、防旱排涝、补种补苗、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等关键环节,确保粮食作物健康成长,为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宣传全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覆盖粮食生产从育种到收割、烘干的全过程,以及对流出耕地的复耕提质增效,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和农民种植粮油作物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农综站已成功举办粮油技术培训8场次,发放技术宣传彩页2000余份,累计培训干部和群众共计680人次,为提升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