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山区的沟壑间,总能看到侯小红奔走调研的身影。在基层卫生一线,时常响起她专业指导的声音。在人大会议议政厅,总能听到她情系民生的建言。作为汉滨区人大代表、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侯小红以“双岗”建功,在代表履职与医疗服务两条战线上交出了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侯小红自2021年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系统学习人大工作制度及议事规则,全面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在审议工作报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23条,参与表决重大事项17项。为精准把握群众健康诉求,她的调研足迹遍布全区20余个镇卫生院和50余个村卫生室,形成涵盖重点专科建设、医疗资源分布、村医队伍建设、急诊网络完善等领域的调研报告5篇,推动解决多项基层医疗难题。
在医院管理领域,侯小红始终以办人民满意医院为宗旨,积极践行“三抓(能力、服务、环境)一提升(满意度)”统揽工作全局。多年长期坚持实施7S精益化管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医院创新“先诊疗后结算”“诊间支付”等12项便民举措,患者满意度达98.6%;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示范标兵称号11年;2024年1月被陕西省委清廉陕西建设工作专班评为“全省清廉单元示范先行单位”;2024年7月省级“疾控监督员”改革示范现场会在该院召开;“343”巡诊模式被陕西电视台报道;医院入选“2024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典型”健康中国建设实践案例。
“资源共享、信息互联、服务同质、便民惠民”。侯小红在紧密型医共体推进过程中,在大河中心卫生院建立急救分站,建立北部山区急救网络,打通了山区急诊急救通道;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开展心电、影像远程会诊2万余例,年免费接送患者1600余人次。在辖区内16家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的创建中,她亲自培训、亲自指导,14家卫生院顺利通过验收;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在辖区内茨沟中心卫生院开展胸痛单元建设并在全市首家通过验收;通过加强区域内医共体之间的协同配合,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下联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
作为“双带头人”,侯小红始终践行“一线工作法”,从诊室到田间,从议案到实践,侯小红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守护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正如她在履职笔记中写的:要让山区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这是医者仁心,更是代表初心。
(稿件由汉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汉滨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