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勇 单东萌
早上8点左右,夏日的微风中已夹杂着些许热意。汉滨区大竹园镇二联村村委会副主任安雪玲已熟练地将七八件包裹捆扎在电动摩托后座上。随着车辆行进,车头印着“孝义快递站”的小红旗迎风猎猎作响。
如今的二联村,老人们在家门口签收快递已是寻常景象。然而,时间回溯到一年前,那时候,取件还是老人们的“心头难事”。
深藏山坳的二联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外出采购、取件都需搭乘班车前往邻近集镇,路途不便且容易发生意外。村干部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起初是顺手帮老人捎带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渐渐地,这份“代购”清单上又添了新项:帮老人们取快递。
“开始是帮腿脚不便的老人带急用物品,后来发现大家网购、子女寄件越来越多,取件成了普遍难题。”村党支部书记朱勇回忆。包裹物件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生活用品、外地子女寄来的衣物药品,也有给孙辈网购的玩具……取件不便,成了堵在老人心头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初,在村“两委”支持下,村干部李成丽牵头注册了美团优选购物平台、多多买菜平台等线上购物平台,并建立起“二联村购物代取群”,吸引了40多位村民加入。自此,这项零散的“代取”服务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孝义快递站”。由安雪玲、李成丽、刘晓三位村干部自发组成了“免费送货三人组”,而安雪玲的电动摩托则成了穿梭镇村的“孝义快递车”。
每天早上,安雪玲先去镇上快递点统一取回村里的包裹,放置在村委会的临时安放点,再由村干部按名字地址挨家挨户送达。他们耐心地帮不会扫码的老人签收,将沉重包裹搬进屋里,药品等急需品则优先送达。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这份坚持,深深温暖了老人们的心。72岁的侯运奇做完心脏手术后行动不便。“出不了门啊!全靠你们当‘腿脚’。现在儿子在佛山通过手机一点,过两天你们就准时将快递送到,真是好啊!”侯运奇竖起大拇指,声音哽咽地说。
85岁独居的熊登云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她紧紧握着村干部的手说:“你们一来,我这冷清屋子就有‘热乎气’了。儿子在宁波买的东西,你们送得又快又及时,看我缺啥少啥,有时比我还上心。这份情,重过山呐!”村干部的送货身影,成了她每天翘首以盼的事。
“孝义快递站”送到的远不止包裹。它在解决了老人取件难题的同时,也成了二联村孝老爱亲、守望相助的最佳注脚。
如今,“二联村购物代取群”已更名为“孝义快递”群,群里汇聚着132位村民,也承载着132份沉甸甸的托付。二联村的“跑腿干部”,用滚动的车轮连接山外山内的牵挂,用叩响的门扉陪伴晨光暮色里的守望,用朴实的行动融入每一个寻常的日子,生动诠释着“孝义”的深刻内涵,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文明赓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