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滨
马晓宁:让每个孩子眼里都有光
2025-09-04 06:32:23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刘刚 王丽G75安康新闻网

8月的安康江北高级中学校园,在宁静中孕育着蓬勃生机。暑期校本培训的讲台上,教育的星火正在传递——“启程入四海,前路生繁花”“愿做点灯人,温暖星满河”“以‘点字诀’驱动变革,构建‘学为中心’新秩序”……青年教师们自信从容,神采飞扬。台下,校长马晓宁目光如炬,欣慰与期待在心中交织。这些笃定而明亮的身影,勾勒出学校未来最美的图景。G75安康新闻网

30年教育路,他深耕课堂改革,助力教师成长,推动学校与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炽热的教育情怀与开拓精神,诠释着新时代教育领路人的使命担当。G75安康新闻网

初心如磐,深耕教学改革G75安康新闻网

马晓宁始终铭记“不负讲台下每一双求知的眼睛”的初心。在那个盛行“一本教材、一支粉笔”教学的年代,他率先尝试启发式、互动式课堂,将思考与表达的空间还给学生。“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他深信,教育必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兴趣与创造力。马晓宁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思维激荡、智慧生长的乐园。他的学生金瑜晨,如今已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感慨道:“马老师的课语言干练,逻辑清晰,听他的课,感觉是一种享受。”G75安康新闻网

即便已成为资深的省级教学能手,马晓宁依然紧跟教改前沿,坚持研读教育专著与期刊,坚持借助网络平台深入学习最新理论。G75安康新闻网

担任校长后,他将教学改革从课堂延伸至整个学校。他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大力推进集体备课、主题研训与课例研究。如今,他的书柜里仍整齐地珍藏着厚厚的听评课笔记。在构建高效课堂与“三个课堂”体系的同时,他长期担任青年教师导师,精心制定“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养方案,鼓励教师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育者。“马校长既是严格的领导,也是平和的朋友,更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引路人。”学校教师们由衷赞叹。G75安康新闻网

在他的引领下,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学校承担多项省级以上教研课题,教师发表论文数百篇,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G75安康新闻网

“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年过半百的马晓宁,依然保持着改革的热情。他表示,将继续深化教学变革,探索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效能,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G75安康新闻网

从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漫长的历练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更锤炼出他对教育改革的深刻洞察与坚定执行力。他将对课堂的热爱,升华为对学校整体教育生态的系统构建与战略谋划。G75安康新闻网

以人为本,引领学校发展G75安康新闻网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是马晓宁始终秉持的管理哲学。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学校管理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服务好师生,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营造让每个人都能感到幸福、获得成长的良好生态。”马晓宁说。G75安康新闻网

马晓宁的办公室里常年备着被褥,书柜旁那张小折叠床,见证了他无数个挑灯奋战的夜晚。他坚持每日巡视校园,用陪伴温暖师生,成为家长交口称赞的“暖心校长”。老师们常说:“校长室的门永远开着,灯永远亮着。”这盏灯,照亮了校园的深夜,也温暖了学子们稚嫩的心灵。G75安康新闻网

他特别关注留守少年和家庭困难学生,通过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给予精准关怀。马晓宁相信,每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潜力,他总是以长辈的胸怀倾听学生心声,关注他们成长的每一步。G75安康新闻网

有学生因家庭变故辍学,他派人上门沟通、落实帮扶;家长反映校门口拥堵,他协调交警设立“护学岗”;教师反映办公用品短缺,他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校内电动车充电难,他连夜召开现场会推动整改……一桩桩“小事”,都被他当作“头等大事”来办。G75安康新闻网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为激发教师积极性,他主动倾听教师心声,鼓励大家提出问题和建议,营造开放、民主的氛围。学校各项决策必经校务会或办公会商定,重大事项一律提交教代会讨论。他反复强调责任分明、务实协作,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受尊重。G75安康新闻网

在他的推动下,学校制度日益完善,评价机制持续优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校园处处焕发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学校中高考质量稳步提升,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红领巾奖章’集体五星章”“陕西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优秀生源基地”“安康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G75安康新闻网

促进均衡,拓展教育边界G75安康新闻网

初到江北高中,面对东校区生源结构复杂、文化背景多元、生源持续流失的挑战,马晓宁迎难而上,坚定推动资源整合,促进教育公平。G75安康新闻网

他率管理团队深入东校区开展系统性调研,通过沉浸式听课、师生座谈及家长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办学困境与发展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课程设置、教研活动、质量监测、教师培训同步和优质师资、教学资源、实践活动共享的“四同步三共享”机制,并推动该机制落地见效。学校选派本部骨干教师和管理团队赴东校区支援,同时安排东校区教师分批次到本部跟岗研修,形成双向良性互动。全面启动两校区一体化“大教研”机制,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形式,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体育艺术文化节、传统节日特色活动、校外实践等“五育并举”系列活动均纳入两校区统一规划、共同举办,极大丰富了东校区学生的成长体验。G75安康新闻网

在推进管理经验移植的同时,他鼓励东校区立足实际、探索特色育人路径。短短几年,东校区普高上线率从59.8%跃升至85.7%。为深化教共体建设,今年暑假,他再度选派东校区教学骨干,赴四川宜宾凉水井中学学习薄弱学校成功逆袭的宝贵经验。G75安康新闻网

江北九年制学校整合并入江北高中,成立“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后,核心校、成员校协同并进,共同擘画学校发展蓝图,整合办学理念,构建统一校园文化。得益于东校区此前奠定的坚实基础,此次合作推进顺利,成效显著。G75安康新闻网

“教育均衡不是数据均衡,而是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有光。”作为人大代表,马晓宁关注的不只是一校一地的教育资源均衡,更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机会。“脚底沾泥,才能心中有数。”他的履职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走访见闻。在调研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难”问题后,他更加坚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为把“素养”变成可触可感的“习惯”,他持续推动德育形式创新,让学生在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中主动向善、向美,筑牢爱国情与报国志。G75安康新闻网

汉江两岸,华灯初上。马晓宁仍伫立在静谧的校园中。他身后,是30年如一日的坚守,是江北高中教育质量的持续攀升,是教共体模式下东校区的华丽蜕变,更是安康市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G75安康新闻网

 G75安康新闻网

 G75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