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滨
“一枚蛋”孵出一条产业链
2025-09-05 17:39:52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吴亚君 李胜福8yF安康新闻网

日前,36岁的来宝林站在汉滨区县河镇凤翎翔蛋鸡产业园的智能控制中心,注视着大屏上的实时数据——温度23℃、湿度62%、二氧化碳浓度1200ppm。8yF安康新闻网

这些精准的数字正是这位“新农人”十年科技创业路的最佳见证。8yF安康新闻网

从2016年怀揣6万元起步,到如今建成存栏60万羽、年产值超亿元的现代化产业园,这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科班生”,用坚守书写了不一样的人生。8yF安康新闻网

2011年大学毕业后,来宝林曾在饲料服务公司负责西北地区的技术服务和饲料供应。2015年的一次市场调研让他发现了机遇:拥有300万左右人口的安康市,蛋鸡存栏量仅20万羽,日均鸡蛋缺口高达200万枚。看准这一市场空白,他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带着全部积蓄回到家乡县河镇凡庙村。“当时安康市场90%的鸡蛋依赖外调,我想让乡亲们吃上更新鲜、更优质的本地蛋。”来宝林回忆。8yF安康新闻网

次年,他投资200余万元,在凡庙村建设富硒蛋鸡养殖场,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养殖场刚投产便遭遇行业寒冬,蛋价暴跌,日亏损高达2000余元。8yF安康新闻网

面对困境,来宝林选择以品质破局:引进全市首台自动蛋品喷码机,建立全程溯源系统,打造“县河鸣城”品牌。“我们要用科技给鸡蛋‘上户口’。”正是这种坚持,让他的鸡蛋凭借“当日产当日达”的新鲜度优势,在2018年扭亏为盈。如今,每天清晨,新鲜的鸡蛋两小时内就能送到安康城区各大超市。8yF安康新闻网

走进凤翎翔蛋鸡产业园的智能化鸡舍,数万羽蛋鸡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每栋鸡舍配备128个传感器,环境参数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自动调节通风、光照。“传统养殖靠经验,现代养殖靠数据。”来宝林介绍,数字化改造使产蛋率提升5%,料蛋比下降0.15,产蛋高峰时间延长6个月,年增效超300万元。8yF安康新闻网

产业园的循环经济模式匠心独运:种植万寿菊提供天然叶黄素,鸡粪发酵制成有机肥反哺农田。2024年新引进的绿壳蛋鸡品种,叶黄素含量是普通鸡蛋的8倍,蛋黄比例超35%,每枚售价2元,成为高端市场“新宠”。目前,产业园已形成从饲料加工到蛋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2亿元。8yF安康新闻网

“来总给的鸡苗好养活,40只鸡一天能下30多个蛋,一年能多挣八九千元。”县河镇村民陈朝志算着增收账。来宝林创新推出“统一供苗、供料、防疫、标准、回收,分散养殖”的“五统一分”模式,近三年累计向865户农户发放鸡苗3万羽,带动户均年增收1.5万余元。8yF安康新闻网

在包装车间,几名当地村民熟练地分拣鸡蛋。“以前要去外地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三四千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正在分拣鸡蛋的工人关雪梅笑着说。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提供120个就业岗位,年发放工资300余万元。8yF安康新闻网

站在现代化的养殖场前,望着盛开的万寿菊,来宝林描绘着更广阔的蓝图:“未来我们要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数字养殖+生态观光’的农旅融合示范区。”这位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正用科技之笔续写着“一枚蛋”带动“一方富”的新篇章。8yF安康新闻网

 8yF安康新闻网

责编:王慧芳|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