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运祥
从安康城区出发,驱车一路向北,100余公里山路蜿蜒如带,车行两三个小时,方才抵达汉滨区最偏远的小镇——叶坪镇。
这个仅辖1个社区2个村,25个村民小组里总共住着1231户3975人的小镇,肩上却担着两个大任——
一个是位于秦岭南麓、恒河源头的生态环保重任;一个是地处汉滨北端、城市门户的发展治理重任。
如何克服地理区位限制,担起大任谋发展、促振兴?沿着恒河溯源而上,记者走进叶坪镇,在层峦叠嶂间探寻小镇的振兴之道。
基层治理创新——
“连续12年实现信访‘三无镇’目标,叶坪镇中心社区、桥亭村被市委表彰为市级‘无黑无恶’创建示范村(社区),椒沟村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建设示范村……”在叶坪镇众多干部口中,基层社会治理收获的诸多荣誉,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成绩。
在叶坪镇的基层治理实践中,网格化机制加上干部的“铁脚板”,绘就了一张立体化的基层社会治理网络。
叶坪镇党委书记白锋介绍:“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将全镇划分为13个网格,配备网格员32名,实行‘红黄蓝’三色风险预警,去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50余起,调处成功率100%。”
去年的“7·19”特大洪灾抢险中,这套机制经受住了考验。镇村干部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叫醒机制和包抓责任,提前转移安置群众346人,实现“零伤亡”。2024年,该镇地质灾害成功预报1起,获得省自然资源厅表彰奖励,防汛抗旱工作获得市级通报表扬。
这种快速响应能力背后,还得益于“三亮三评三运用”绩效考核机制在该镇的高效运用。通过职级晋升、岗位调整等激励手段,该镇锻造出了一支“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干部队伍。去年一年,全体镇村干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50余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12件,群众满意度达98.6%。
平安建设同样亮点纷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叶坪镇组建4支特色文化队伍,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评选,设立“红黑榜”,成效显著。桥亭村创新“一约四会”制度,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丧事简办、婚事新办蔚然成风。2024年,该村获评省级平安建设示范村,全镇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3%。
生态保护攻坚——
高达94%的森林覆盖率,让叶坪镇成为了天然氧吧。守护这片“绿海”,成为刻在叶坪人骨子里的使命。
作为汉滨区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这些年,叶坪镇构建起了“人防+技防+制度防”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镇级林长制管理体系覆盖22.39万亩林地,30人镇级应急分队和70人村级护林员队伍常年巡护,2024年防火期实现“零火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极端干旱条件下3次跨区域支援扑火,展现出生态卫士的责任担当。
在秦岭违建整治中,叶坪镇建立“每月集中排查+日常随机抽查”机制,累计整改“五乱”问题18处,拆除违建1000平方米。创新实施的“一检查一督促两公示”公益林补贴发放模式,近三年兑现各类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该镇通过“清套、清夹、清网”专项行动,护林员累计巡护里程超1.2万公里,救助受伤野生动物17只。在椒沟村,由村集体牵头成立的兰草种植合作社,不仅带动村民增收,更成为珍稀植物保护示范基地,培育蕙兰、春兰等名贵品种30余种。
守护不止山林。作为恒河水源地,叶坪镇争取70余万元修复洪灾损毁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镇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恒河源头零污染,这个底线必须守住!”白锋语气坚定。
产业振兴突破——
生态优势,转化为叶坪镇发展前进的核心动能。在产业发展中,叶坪镇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路径。
在桥亭村的一条河沟地带,汉滨区国春荣盛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彪银国正查看苍术长势。“以前种玉米效益低,现在粮药套种,玉米不减产,药材增收成!”今年4月,在镇村协助下,该公司流转650亩土地种植白及、黄精等名贵药材,同时套种粮食作物。
“‘粮药套种’模式让亩均收益突破8000元,650亩套种基地带动53户脱贫户户均增收万元……”彪银国如数家珍,一旁的镇人大主席李强接过话茬,“更令人振奋的是,依托1.3万亩富锶土壤资源,全镇发展魔芋7000亩、核桃3200亩,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恒河源壹号院’高山民宿在夏天旺季更是‘一房难求’。”
李强口中的高山民宿,也是该镇聚力发展文旅产业的一个典型。该镇举办的“恒河源之夏”文旅推介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近4000人次,带动土特产销售500余万元。李家院子、千年银杏树等节点构成的生态观光带,串联起红色革命遗址、古梯田景观,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目前,该镇已建成李家院子、恒河源壹号院、千年银杏树、核桃王树等在内的集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休闲旅居观光带,为游客提供了“一日读懂千年”的旅游体验。
兰花产业更是迎来新的繁荣。在椒沟村的高山兰花种植基地,1.2万余盆精品兰草在智能大棚里绽放。通过“土地+兰草+资金”三资入股模式,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可参与兰花寄养分红。去年该产业联盟产值突破3000万元,带动57户脱贫户稳定增收。
从生态守护到产业蝶变,从乡村善治到文化兴盛,叶坪镇的实践印证一个真理:唯有守好绿水青山,方能赢得金山银山。
暮色中,恒河水潺潺东流,农房屋顶袅袅炊烟。
当前,该镇正加快推进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农业示范园建设等工程。正如白锋所说:“我们要让这片深山里的‘生态绿宝石’,持续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璀璨光芒。”当晨曦再次照亮群山,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振兴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