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滨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建民街道“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焕生机
2025-10-13 09:25:36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禹玲玲vj5安康新闻网

道路四通八达,村容整洁有序,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汉滨区建民街道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培育振兴与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持续发力,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的美丽蝶变。vj5安康新闻网

建民街道高度重视“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迅速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将指挥部前移至红莲村口,实行“一线办公、一线调度、一线攻坚”作战模式。通过每日调度、每周现场观摩,确保问题实时发现、矛盾及时化解、工作高效推进。同时,建民街道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制定并印发详细的实施方案,围绕村庄规划、人居环境、乡村产业等6大类41项指标,统筹资源,明确路径,为乡村振兴描绘了清晰的“施工图”。vj5安康新闻网

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民街道锚定“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目标,严格落实“二五工作法”,头三尾三、流动红黄旗等机制,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同时,成立专项督导组,建立巡查、排名、通报机制,推动整治由“短期清理”向“长效管护”转变。vj5安康新闻网

变化不仅源于制度,更源于深入人心的群众动员。“老辈子,门前的柴码整齐,既美观又安全!”“许姐,咱们把泡沫箱换了种上花,院子立马大变样!”。干部、志愿者组成“入户动员小分队”,通过开院落会、坝坝会,算清“环境账”“效益账”,发动群众自觉清理河道沟渠、拆除废弃危房,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卫生改厕62户,农房风貌提升138户,拆除残垣断壁和整治“三堆‘六乱’”80余处,新建垃圾收集点6处,完成道路提升改造1000余米,艺术化挡墙建设500余米。同时,科学利用腾退空间建设停车位、小花园、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与满意度。vj5安康新闻网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引擎”,更是“宜业”的核心支撑。建民街道坚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推动“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红莲村优选“兰花”为村委产业支柱,以兰花、红莲、石斛为农旅融合发展新趋势,打造标志性特色旅游;忠诚村建成22个蔬菜大棚示范园,形成6000亩设施蔬菜与3000亩特色林果的产业规模,年产值达8700万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700户4250人增收。创新推行“庭院+”模式,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餐饮、文旅休闲等产业,“庭院经济”多点开花、欣欣向荣。vj5安康新闻网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要格外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在忠诚村百年古树的保护现场,建民街道党工委书记邓相军强调道。街道专门为古树、古建筑划定保护范围,制定养护方案。同时,还将深挖背后的传说与历史,让其成为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vj5安康新闻网

建民街道坚持“塑形铸魂并重、内外兼修为美”的乡村振兴路径,持续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融合并进。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树立群众身边可学可做的榜样。常态化开展文艺汇演、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增强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vj5安康新闻网

从规划蓝图到生动现实,从环境改善到产业兴旺,建民街道正以“千万工程”为笔,以实干为墨,在秦巴山区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让乡村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vj5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